2020年10月30日,教育部發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長沙理工大學“典型電視節目視效預演虛擬仿真實驗”獲評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2020年10月,教育部正式發布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目標是經過三年左右時間,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一流課程的建設對于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課程體系,構建更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此次,教育部共認定3560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717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327門,線下一流課程1464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868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84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認定注重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建設的創新性、示范引領性和推廣性,本次“典型電視節目視效預演虛擬仿真實驗”的獲評是教育部、社會相關部門及廣大師生對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課程建設的充分肯定。
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是湖南省率先設立數字媒體藝術本科專業的院校,專業創辦以來始終響應國家政策,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在多年發展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體系。數字影像拍攝與設計是專業培養的重要方向之一,“典型電視節目視效預演虛擬仿真實驗”項目面向數字影像拍攝相關課程實驗教學需求,服務多門課程教學工作,為學生提供了較好的線上實驗實踐機會。
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王健教授擔任了本項目主要負責人,項目建設之初,首先組建了包含院長、系主任、多名教授在內、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較強科研能力的項目研發團隊。團隊依托于本專業方向多年學科建設基礎,聚焦目前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中面臨的突出問題,以合理性、可用性、服務性、創新性、技術性和高效性等為實驗課程主要建設原則,深入且系統開展了課程選題、實驗框架、內容、流程及評價體系等設計工作。
項目團隊在進行多輪調研、討論及完善工作后,運用3D建模、動畫、人機交互等技術自主研發了電視節目視效預演虛擬仿真實驗項目,項目采用三維虛擬仿真結合多人聯機的形式,模擬了演藝節目的設計與調度。實驗內容以真實節目視效制作流程為基礎,操作元素包含實際錄制節目工作對象,如攝影機、舞臺燈光等,內容涵蓋如舞臺形式、視覺角度和景別替換等,對電視節目設計工作場景及內容的仿真度較高。學生在實驗中可反復體驗操作,計算機可以提供快速的效果反饋并智能地記錄和判斷學生的選擇及實驗過程表現。項目較好解決了現實中電視節目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中,實驗環境資金匱乏,達不到教學普及;實驗設備資源不足,缺乏專業的引導;實驗效果反饋滯后,教學效果難呈現;實驗內容認知單調,技術藝術綜合難等教學瓶頸。


項目的主題及內容以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為出發點、較好結合了學院的辦學特色,依托長沙“媒體之都”的資源優勢,較好服務了區域經濟發展。在設計及完善過程中聯合湖南衛視相關實際節目制作數據與資源,增強了實驗的真實及合理性。項目在制作完成后首先在省內部分開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院校進行推廣,得到了較高評價。2019年獲批省級虛擬仿真教學實驗項目,并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為近兩千人提供了實驗學習機會,實驗評分高達4.8,得到了廣泛認可。項目在推廣過程中依然堅持不斷完善改進,并制定了后期服務和建設規劃,相信“典型電視節目視效預演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在未來將為全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培養作出更多貢獻,更好助力中國特色、世界水平一流本科專業與課程體系的建設。
(圖文/張超 審/朱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