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理工大學招生就業處 |
關于做好2025屆畢業生一次性求職補貼
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學院:
根據長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做好2025屆畢業生一次性求職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發放對象和標準
在畢業學年積極求職創業的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和特困人員中的2025屆畢業生,殘疾及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2025屆畢業生,按照每人15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
同一發放對象只能享受一次。曾申領過一次性求職補貼(含原求職創業補貼)的畢業生,進入下一階段學習并再次畢業的,不再發放補貼。
二、申請和審核程序
一次性求職補貼按“個人申請—學院初審—學校復審、公示
及申報—人社部門審核及公示—財政部門撥付補貼資金到學校—學校撥付補貼資金到個人”的流程進行。
(一)個人申請
各學院組織符合條件的2025屆畢業生(以下簡稱申請人)申請,申請人在規定期限內按下文第3點要求準備“基礎申請材料”,按下文第4點要求準備“困難證明材料”進行申請。
1.申請時間
個人申請時間為即日起至2024年9月13日。逾期未申請,或未在規定期限內提交符合要求的證明材料的視同自愿放棄。
2.申請步驟
(1)申請人關注“湘就業”微信公眾號,進入“服務大廳—一高校畢業生專區—一次性求職補貼”模塊,通過填寫實名信息獲得個人登錄賬號后,進入補貼申請頁面。
(2)申請人點擊“立即申請”,按照系統提示,完整準確填寫個人申請信息。如果同時符合多種困難類型條件,請盡量選擇一種證明材料相對簡便的類型申請。選擇“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類型的請按戶口薄填寫完整家庭成員信息。
(3)省內生源選擇“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特困人員”“殘疾”類型申請的,系統將根據申請人所填基本信息作大數據校驗比對,并在上方用紅色字體反饋校驗結果通過或不通過。申請人可結合反饋結果選擇最適合自身情況的類型進行申請。
省內生源選擇“獲得國家助學貸款”類型申請的不做大數據校驗。
省外生源所有類型的大數據校驗反饋結果不作為審核依據。
(4)申請人按“困難證明材料”要求將對應的困難證明資料上傳。建議使用常用的掃描軟件進行掃描上傳,也可拍照上傳,務必保證上傳的資料完整、清晰、端正。最后點擊“提交”完成線上申請。
(5)提交申請后,申請人可在“申請記錄查詢”模塊查看申請審核進度,獲取《湖南省應屆畢業生一次性求職補貼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樣表見附件)下載打印鏈接,并按照提示在PC端下載《申請表》。申請人若修改或取回申請,必須聯系學校招就處駁回后,才能在查詢模塊進行修改及重新提交。
(6)審核過程中,申請人應同時提交“基礎申請材料“及”困難證明材料“原件接受學院初審和學校招就處復審。由于上傳的證明材料不完整、不清晰,導致學校、人社部門無法審核被駁回的,申請人應在審核期間按照反饋的審核意見及時重新上傳證明材料;未在規定期限內按要求上傳相關證明材料的視同自愿放棄。
3.基礎申請材料
申請人按要求向學院提交如下紙質基礎申請材料,同時提供身份證、銀行卡原件接受學院初審核驗,學院當場核驗原件后及時歸還申請人。經學院初審通過的紙質基礎申請材料,由學院安排專人匯總報送學校招就處復審:
(1)《申請表》,此表為申請人完成線上申請后,系統自動生成,下載打印。學生申請欄需申請人手工填寫家庭困難情況簡要說明,并簽署申請人姓名和填報日期;
(2)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正反面復印在一頁;
(3)以申請人姓名開立的銀行卡正面復印件,正反面復印在一頁,復印件應完整體現銀行卡號,并注明開戶行具體支行名稱、申請人姓名及身份證號碼;
(4)學籍證明(由招就處統一從省平臺導出,到學校學籍管理部門集中核定并蓋章,不需個人提供)。
(注意:復印件需完整、清晰,學院初審時在復印件上書寫“復印件與原件一致”、簽名、蓋學院公章)
4.困難證明材料
申請人按要求提供困難證明材料原件接受學院初審和學校招就處復審,并將原件掃描或拍照上傳系統。
第一類:城鄉低保家庭
提供①和②兩項材料:
①《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以下簡稱《低保證》,含低保金領取人及家庭成員相關信息頁面);申請人非《低保證》持有人且《低保證》上沒有注明與持證人家屬關系的,還要提供能體現其家屬關系的居民戶口薄頁面。
對不能提供有效《低保證》的,由低保金發放地鄉鎮(街道)及以上民政部門出具加蓋公章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明原件,證明中需寫明申請人姓名、身份證號、所在家庭地址、家庭中低保金領取人姓名及身份證號、申請人和低保證持有人的關系,及目前家庭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情況。如低保金領取人非申請人父母的,還要提供能體現其家屬關系的居民戶口薄頁面。
②2024年低保金發放憑證。低保金發放憑證是指《低保證》上2024年低保金領取記錄頁面或低保金發放銀行流水記錄,并由銀行蓋章確認。
第二類:零就業家庭
零就業家庭是指經人社部門認定的非農業戶籍及持居住證的常住人口家庭中,所有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家庭成員均處于失業登記狀態,且無經營性、投資性收入的家庭。
提供零就業家庭認定地區(縣)人社部門在人設相關業務系統查詢到的零就業家庭基本信息打印(復印)件,并加蓋公章。
第三類: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
提供入學前戶籍地所屬鄉鎮(街道)或區(縣)農業農村部門在全國返貧監測系統中查詢到的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基本信息打印(復印)件,并加蓋公章。
第四類:特困人員
提供申請人在有限期內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證》。
第五類:殘疾
提供申請人在有限期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
第六類:獲得國家助學貸款
提供①和②兩項材料:
①個人征信報告,應包含本學歷層次就讀期間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信息。
②學校資助部門出具加蓋公章的助學貸款證明(由招就處從省平臺導出,學校資助部門蓋章集中出具,不需個人提供)。
因特殊原因學校資助部門無法出具助學貸款證明的,可由申請人提供從國家助學貸款相關網站截圖打印的貸款信息頁面,并經學校審核部門(學工部民族教育與學生資助管理科)核實蓋章。
(二)學院初審、學校復審及公示
1.線下審核。學院應明確專人對申請人提交的“基礎申請材料”“困難證明材料”真實性進行初審。主要審核申請人是否屬于畢業學年內,申請類別與證明材料是否相符,相關材料是否將原件掃描或拍照上傳系統,提交的證明材料是否與原件一致。審核駁回或者審核不通過的,應及時反饋申請人。
2.線上審核。申請人線上申請信息提交后,將上傳至省平臺學校審核端口,由學校招就處進行線上審核。審核駁回或者審核不通過的,招就處將及時向申請人所在學院反饋。
3.材料報送。學院完成初審后,于9月16日17時前向招就處報送如下材料,未按要求提供材料的視同自愿放棄申請。
(1)一次性求職補貼初審通過人員名冊(見附件2),蓋學院公章。
(2)初審通過人員“基礎申請材料”。其中《申請表》需經學院審核后在對應欄簽署意見,蓋院公章。“基礎申請材料”按申請表、身份證、銀行卡順序排放用回形針夾緊形成一人一冊,并按名冊對應順序排列。
(3)初審通過人員“困難證明材料”原件。用透明公文袋裝袋形成一人一冊,并按人員名冊對應順序排列,在公文袋右上角標對應序號,招就處復審后統一歸還學院。
( 4 ) 公示。招就處將審核通過的申請人名單集中在校內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期滿無異議的,在省平臺匯總信息向人社部門申報。
三、有關要求
(一)嚴密組織申報。各學院要高度重視,及時告知畢業生申請事宜,確保符合條件的畢業生逐一通知到位,并安排專人負責(各院于8月5日前將負責人信息報招就處陳老師),嚴密組織、指導畢業生進行申報,幫助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享受到補貼。
(二)嚴格審核把關。各學院要對照通知要求,認真做好初審工作,對申請人提交的“基礎申請材料”“困難證明材料”嚴格把關,同時把握好工作進度,確保按時完成各項工作。
(三)嚴肅工作紀律。在審核中一經發現虛報、謊報,立即糾正,并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對經查實確有虛報冒領的畢業生,責令退回,并將不良記錄記入本人檔案。對出具虛假證明,騙取、套取補貼資金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材料報送地址:學生活動中心就業一站式服務中心(A108)
咨詢電話:0731-85834712
13974866458 陳老師
附件1:湖南省2024屆畢業生一次性求職補貼申請表
附件2:學院一次性求職補貼初審通過人員名冊
招生就業處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