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輪疫情發生以來,長沙理工大學保衛處的工作人員不辭辛苦,晝夜作戰。在校園疫情防控阻擊戰、保衛戰中,他們是反應速度最快、“待機時間”最長的一群人。
嚴管:筑牢校園第一道關卡
3月14日,長沙通報確診1例新冠肺炎病例。當日,長沙理工大學保衛處29名在崗職工、86名安保隊員即全部取消正常休息,分配至兩校區四門崗按三班值守門崗,全力把守校園疫情防控“第一關”。
外來人員非必要不進入校園,師生非必要不出校。所有教職員工均須憑有效證件、掃描場所碼、查驗健康碼、體溫檢測正常后方可進入校園……校園疫情防控措施迅速提級擴面。作為校園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關卡,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要求保衛處嚴防死守,不漏一碼,不錯一人一車。升級的校園管控措施在初期遭到了極個別師生和往來人員的不理解不配合,給安保隊員們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我在這里住了幾十年了,怎么現在進個校門還要證件了?”
“我就在校門邊上吃個飯!”
“我是旁邊小區的業主,就進去打個球!”
隨著疫情的發展,封控區、管控區在不斷的增加、變化,時有入內人員在門崗掃碼時發現被賦黃碼,甚至紅碼。“發現異常行程碼、健康碼的學生立即聯系學院送往指定隔離點,如果是老師就勸返回家隔離并報防控辦。外來人員一律嚴禁入內,我們還會報社區備案?!蔽鏖T門崗負責人之一張楷元和隊友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處理流程。遇到拒不配合的闖關者,他們也總是冷靜克制的嚴肅處理,“但堅決要守住第一道物理門。”張楷元說。
對金盆嶺校區的門崗安保人員來說,考驗還不止于此。金盆嶺校區位于市中心,有2萬余名在校學生、2500多住戶,人員管控的難度更大。
“既要把防控要求不折不扣的落地執行,更要讓防控意識深入人心。讓大家伙兒先理解,再配合!”金盆嶺校區保安隊隊長廖宏濱率先把家安在了校門口,不厭其煩地給未辦理手續臨時到訪的外來車輛宣講防疫政策,苦口婆心地向校園內住了一輩子的老職工提醒攜帶出入證件,變著花樣對想要外出的學生談大局,擺形勢,講紀律……愣是把看似簡單的門衛值守工作做成了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昂韲刀计鹆死O,口才貌似也進步了不少?!绷魏隇I打趣地說。一段時間下來,不配合的人員少了,主動搖窗掃碼的老師多了,離退休的老教師們出去買個菜都會隨身帶著證件,哪怕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大門也較少發生擁堵。


安保人員牢牢守衛第一道防線
簡單的動作每天要重復幾千遍,重復的話語說到口干舌燥,受氣更是家常便飯。他們干的是體力活,更是細致活,腦力活,委屈活。盡管如此,保衛干部們沒有一句怨言,而是將每一個規定動作都落實到位,“嚴防死守,才能保校園一方平安?!边@是保衛干部們的共識。
堅守:校內安全維護不間斷
校園110報警電話24小時響應,校內監控24小時開啟,門崗值守24小時在崗,校內巡邏24小時不間斷。本輪疫情發生后,保衛處一直堅持4個24小時制度。


保衛干部們24小時不間斷校園巡邏
綜合管理科科長朱波涌開啟了連軸轉的工作模式。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在門崗協助處理突發情況,白天工作時段在辦公室處理日常事務,中午時段在校園內進行秩序維護和電動車規范管理,晚間對校園內重點場所、重點樓棟進行安全巡查,協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應急處理……2500畝的云塘校園,他和同事們每天至少要巡5個來回,力求不留一處死角,不出一個漏洞。
3月28日凌晨0:30,朱波涌和同事在云塘校區例行巡邏時,發現弘毅軒3棟的充電樁閃冒火星。他立馬撥通了公寓中心的值班電話并切斷電源。處置妥當后,為避免其他區域有類似安全隱患,朱波涌和同事一起,把云塘校區12個點位128個充電樁逐一檢查了一遍。寒風夜雨中,仔細查看完最后一個充電樁已是凌晨三點。
3月31日凌晨2:30,云塘校區保衛處接到16棟宿管員報警電話,稱有可疑人員翻墻入校,對師生安全構成威脅。保衛處處長張祎當天正好當班,他馬上前往監控室調取錄像信息,并初步判斷幾個可能點位進行畫面回溯,圈定可疑人員行蹤,電話布控,到場處理……
還有一次,金盆嶺校區一位老人家神情恍惚走進了保衛室,稱不記得怎么回家了,工作人員一面想方設法確定老人身份試圖聯系家人,一面調取監控信息還原老人校園內軌跡,最終將這名患病的離休干部安全護送回家。
“我們工作做細一分,師生的安全保障就多十分?!边@是保衛處副處長林杰最常掛在嘴邊的叮嚀。本輪疫情以來,林杰就像“釘子”一樣釘在了崗位上。身為金盆嶺校區疫情防控和綜合治理的“大管家”,他平均每天要接聽撥打近百來個電話,接收工作指令,及時調度安排。還要奔忙于門崗、駐點、家屬樓棟和生活園區,協調處理各類突發狀況和應急事件。一次,林杰在巡邏途中發現一位學生突發急病,倒地不起,身邊的兩個同學都搬不動。他馬上和同事一起將學生抬上車送往校醫院診治,在確認學生無需再送往校外醫院救治時才放心離開?!耙咔榉揽仄陂g校園內的突發事件更多樣,更復雜。我們就是校園內的機動隊,要快發現,快處理。這樣師生才更有安全感。”
除了日常值班安排,7:30到崗,20:00離崗。3月14日至今,這支平均年齡55.4歲的保衛“鐵”軍已經不間斷守衛長理校園500余個小時。
溫度:最大限度的滿足師生的需求
“外來人員非必要不入校,校內人員非必要不出?!?。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難免給師生帶來諸多不便,
如何領取校外購買的物品是校園管控升級之后學生高度關注的實際問題。在云塘校區西門,每天下午5點半至7點,是學生領取快遞和外賣的高峰時段。人多,路窄,疊加教職工下班高峰期往來車輛多等因素,防疫和安全雙重隱患成為擺在保衛處面前的難題。
“一定要在符合疫情防控規定的范圍內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群體的合理訴求?!北Pl處連夜在西門外搭建了數十米長的臨時蓬房,用于分類放置學生采購的各類物品,又在西門內地面張貼好醒目的一米間隔線標識。在高峰期,門崗的值班人員就督促同學們戴好口罩排成一列,十人一組門外取物后即刻返回。“在這樣的困難時期保衛處積極聽取學生心聲,采取人性化的解決方案,這樣的舉動讓人感到十分溫暖?!眲側⊥昕爝f的陳凡同學開心的說道。在金盆嶺,強有力的校園管控政策下同樣是處處為師生著想的便民舉措。比如,僅一周時間,保衛處就為金盆嶺校區的400余臺往來物資車輛和510余戶住戶辦理了臨時通行證,確保了疫情之下園區的正常物資供應。

在保衛處的引導下,同學們自覺佩戴口罩,一米間距排隊等候領取快遞
令人倍感溫暖的還有默默堅守在一線的普通保衛工作者們。保衛處職工張金生2019年曾因腦梗住院。本輪疫情來襲時,張金生尚在康復期,說話仍然不很流暢??僧斔弥鹋鑾X校區人手短缺時,堅決要求加入一線,盡己所能參與保衛處抗疫各項工作。校園綜治巡邏、門崗值班、核酸檢測執勤,張金生一樣也不落下。“我自己的身體我心里有數,能做一點是一點,大家都在戰斗?!?/span>
在保衛處處長張祎的辦公室,進門的沙發上擺著一個枕頭、一床薄被。疫情以來,為了減少校外接觸,他一直住校,經常忙到深夜就在沙發上和衣而睡。“在這里踏實,有任何情況可以馬上處理?!睆埖t說,“有時候沒接到報警電話,就看看監控,校園里面轉上一圈,才睡得安心。”
(原稿來源于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葉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