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本專業源于1958年創建的陶瓷工程專業,2002年建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本科專業,2005年依托該專業獲得“材料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批湖南省普通高校重點專業,2011年獲批湖南省特色專業,2020年獲批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全國第17位,位列B+專業行列。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6人,其中,高級職稱占比50%,博士化率100%,包括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獲得者、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等高層次人才。專業面向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聚焦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立足學校交通、土木、電力行業優勢,培養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相關領域研發、生產、工程應用和管理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和行業精英,力爭建成特色鮮明的國家一流本科專業。
1、特色優勢
(1)鮮明的無機材料行業特色:長期致力于培養先進陶瓷、綠色建材等無機非金屬材料行業的專業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形成了重要的行業影響力。
(2)突出的科研育人特色:面向本科生實施“全程學業導師制”和“創新能力提升工程”,科研反哺教學成效顯著,本科生高水平科研成果持續產出。
(3)顯著的科研人才培養特色:具備材料學、力學等相關學科交叉領域的科研優勢,著力培養國家重點領域緊缺人才。
2、培養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高等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規律,秉承“博學、力行、守正、拓新”校訓精神,堅持“德育為先、知識為本、能力為重、全面發展”育人理念,彰顯工程教育特色,面向能源、交通、建筑等領域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重大需求和湖南省“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培養系統、扎實地掌握無機非金屬材料成分設計-工藝優化-性能評價-工程應用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方法,接受初步的科學研究訓練,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素養,能適應學科交叉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能在表面工程、先進陶瓷、新能源、綠色建材等相關行業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組織管理的“底色亮、實踐強、善創新、敢擔當”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和行業精英。
畢業后經過5年左右工作鍛煉,達到如下目標:
(1) 道德修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能夠在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實踐中綜合考慮法律政策、社會倫理、環境資源和可持續發展。
(2) 學術能力:具有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能夠遵循良好的學術規范,具備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知識,能夠在無機非金屬材料相關領域獨立從事創新性的學術研究工作。
(3) 工程能力: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能夠在無機非金屬材料相關領域獨立從事產品研發、生產及應用,工藝設計及控制,新技術開發及工程服務和生產技術管理等工作,并能夠解決復雜工程問題。
(4) 個人和團隊:具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能夠獨立開展項目方案設計,并在團隊中作為骨干或者領導發揮有效作用。
(5) 職業競爭:在無機非金屬材料相關領域具有職業競爭力,具備寬闊的國際視野、較強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成為企事業單位的部門技術骨干或中層管理干部。
(6) 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能夠不斷學習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相關領域內的新技術,適應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的要求。
服務社會:具有較強的工程素養、扎實的社會責任感和較強的創新實踐精神,具備服務社會需求的能力。
3、就業前景
近年來,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左右,就業單位主要集中在中建、國家電網等大型央企,和藍思科技、寧德時代、旗濱玻璃等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上市公司;畢業生升學率超過40%,大批畢業生進入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學習深造。
4、主要課程
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無機材料工學、無機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現代分析測試方法、材料力學性能、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生產設備、無機材料工廠設計、先進陶瓷材料、高性能陶瓷涂層、炭及石墨材料、土木工程材料、高分子材料基礎、聚合物流變學、無機復合材料、半導體材料、增材制造與3D打印技術等。
上一條:新能源材料與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