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方新軍,在金盆嶺校區作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解釋的意義和方法”的通識教育學術講座。法學院院長張敏純主持。本次講座主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解釋的意義和方法進行探討,吸引了全校法學愛好者100余人參加。

方新軍教授在講座中巧妙地將視角聚焦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民法典的交融”,以此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代社會法治建設中的深遠意義。方教授深入解讀了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提煉出其中的關鍵信息,仔細講解了該指導意見如何指導司法實踐,促進法律裁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
隨后,方教授運用直觀的圖表數據分析,全面剖析了近段時間內援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案件的數量增長趨勢、審判機關的層次結構以及地域性特征。在認可其不斷完善的同時,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即上述案例大多集中在基層法院,且存在著援引數量運動式增長、籠統援引、不必要援引,各省法院援引比例不均衡等問題。
在深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詮釋的涵義時,方教授采取了一種多維度的分析路徑,著重從擴充法源、打造開放性體系、規范條文解釋以及漏洞填補四個角度切入,強調應將價值觀融入至文義、體系及目的三種主要的解釋方法中,使其與描述性、規定性概念的解釋相互結合,并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為了使同學們更直觀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進民法典具體解釋的過程及方法,方教授講解了“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權糾紛”、“隔代探望權糾紛”等具體案例,并對相關案例裁判進行評析,更加清晰明白地向聽眾具體展示了何時運用以及如何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說理論證。最后,同學針對講座內容積極發問,方教授就同學們提出的“民法外在體系與內在體系的區別”、“工傷保險中先行支付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銜接”等問題予以了全面細致的解答。
方教授的講解深入淺出,為聽眾深刻分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解釋”這一宏大命題,他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將該命題進行了充分的闡釋,讓聽眾感受到了法的價值和理念的力量。
(文/李顯龍 圖/何魯麗 一審/何凌 二審/孫亞賢 三審/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