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長沙理工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以下簡稱“調研團隊”)深入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圍繞“新時代楓橋經驗”展開了一場生動而深入的調研活動。此次調研聚焦于汪家坪居委會和羅家莊村村委會,旨在探究居委會及村委會在矛盾糾紛化解中的新作為與新成效。
社區治理的神經中樞:汪家坪居委會的創新實踐
上午九點,調研團隊抵達汪家坪居委會。作為社區治理的核心,居委會在糾紛解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與居委會書記及工作人員的深入訪談,調研團隊了解到該社區面臨的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挑戰,并見證了居委會采取的專人專任、多部門協調合作、加大人員培訓等有效措施。隨后,團隊在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對周邊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收集到70份有效問卷,為調研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這些數據也讓調研團隊成員們更加直觀的了解到群眾心目中居委會在糾紛化解案件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相關訴求。
展望未來: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調研團隊表示,桑植縣各基層組織在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需持續優化和提升。他們期待各基層組織能夠繼續創新治理方式,提升服務水平,為當地人民提供更優質高效的糾紛解決服務。同時,團隊也將繼續關注基層治理動態,為鄉村振興和社會治理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圖為暑期專業實踐團隊成員在汪家坪居委會做調研)
“小事不出村”:羅家莊村村委會的楓橋實踐
下午兩點半,調研團隊轉戰羅家莊村村委會。這里,村委會秉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理念,積極引入警官、法官等法律資源,吸納本土調解員,實施“定期問診”、“上門問診”和“緊急會診”方案,從村民最關注、最現實的小事入手,解決鄰里糾紛、土地糾紛等問題出發,確保矛盾糾紛得到及時有效化解。村民們普遍反映,村里的糾紛解決機制完善,鄰里關系和諧,充分展示了“楓橋經驗”在桑植縣的生動實踐。


(圖為暑期專業實踐團隊成員在走訪當地居民做問卷調查)
基層治理的生動樣本: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桑植實踐
通過一天的調研,調研團隊深刻感受到“楓橋經驗”在桑植縣各基層組織的廣泛借鑒與深入落實。居委會和村委會不僅是政府與群眾之間的橋梁紐帶,更是維護社區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它們利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不斷提升自身法律知識,成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的堅實力量。

(圖為暑期專業實踐團隊與汪家坪居委會工作人員合影)
展望未來: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調研團隊表示,桑植縣各基層組織在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接下來的幾天里,調研團隊還將持續關注楓橋經驗的創新治理等問題。團隊也將繼續關注基層治理動態,為鄉村振興和社會治理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文/吳鑫宇 圖/劉舒揚 一審/劉陽 二審/陳騫 三審/汪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