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如何發展農村養老服務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互助式養老模式的興起為農村養老提供了新的思路。為深入了解農村互助養老現狀、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長沙理工大學法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近日赴張家界市桑植縣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活動。
探訪獨居老人,感受鄰里互助情
7月11日,實踐團來到了桑植縣馬合口白族鄉青峰溪村,探訪了85歲的獨居老人谷奶奶。谷奶奶經歷了喪子之痛,女兒遠嫁且身有殘疾,無法給予更多照料。孫女雖有心但常年在外工作,無法常伴左右。為了生活,谷奶奶每月向鄰居支付伙食費,解決了日常三餐問題。長期的互助讓谷奶奶與鄰居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她的晚年生活因這份鄰里關愛而倍感溫暖。
困境與挑戰:農村養老難題
盡管有鄰里的幫助,谷奶奶仍面臨著諸多養老難題。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視力下降和腿腳不便讓她在生活中遇到諸多困難。談及健康狀況,谷奶奶尤為擔心自己的白內障問題,她希望有人能夠照料她的日常起居。實踐團成員深刻感受到農村老人在醫療護理和生活照料方面的迫切需求。
深入調研,聚焦農村養老需求
經過連續多日的實地走訪,實踐團成員對農村互助養老現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們意識到,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質量,必須高度重視老年人的醫療護理和生活照料需求。這不僅關乎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是實現農村養老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接下來,實踐團將進一步梳理農村養老服務發展中的“堵點”和“痛點”,聚焦農村老年人的真實養老需求,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之策。他們計劃通過調研報告的形式,總結調研成果,為農村互助養老模式的推廣和完善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調研活動不僅讓實踐團成員對農村養老服務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激發了他們服務基層、貢獻社會的熱情。長沙理工大學法學院實踐團將繼續秉持初心使命,深入一線,為農村養老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文字/陳泉、朱苗 圖片/朱苗 一審/ 二審/汪倫 三審/龔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