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來,湖南強降雨多地破歷史極值,全省汛情形勢嚴峻,華容、平江遭遇特大洪澇災害。在此背景下,長沙理工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于2024年7月16日至7月22日,在徐莉教授的帶領下深入湖南省永州市、邵陽市、長沙市等地,開展了一場關于湖南水文工作現狀及發展機制以及《湖南省水文條例》立法修訂工作的全面調研活動。
(實踐團合影)
實踐團一行首先抵達了永州市雙牌水文站和邵陽市塘渡口水文站,通過實地考察,發現當前湖南省在水情、雨情、旱情等信息監測系統及洪水預報預警系統建設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水文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滯后,難以滿足當前經濟發展和水文工作的新要求。
(左圖:永州立法調研座談 ;右圖:邵陽水文實地考察)
為探索先進的水文管理經驗和技術應用,實踐團隨后來到湖南省一流現代化示范水文站——?梨水文站。在這里,實踐團對水文站及其附近橋梁設施、觀測設備等進行全面考察,重點學習?梨水文站獲評2023年全國基層治水十大經驗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梨水文站通過開發水利測雨雷達系統,引進全自動纜道在線測流系統、超聲波時差法在線測流系統、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無人機遠程監測等新技術,建成數字孿生平臺,實現全要素、全量程、全流程監測預警,構建起由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組成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該治水經驗通過進一步延長雨水情預見期、提高精準度,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為實現水旱災害防御調度提供了精準有效的技術支撐,對做好我省防汛抗旱工作,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關鍵作用。
(?梨水文站實地調研)
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還與永州市水文局、邵陽縣水文局、長沙市水文局的主管領導及水情科、水文監測科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訪談和交流。通過座談,實踐團全面了解了湖南省水文發展歷程、新時代水文改革發展進步的成效,特別是水文信息化建設和預報預警的現狀與未來方向。同時,實踐團還積極參與了《湖南省水文條例》立法修訂工作的專題座談會,就水文預報預警體系建設、水文工作智能化建設、水文測站遷移等熱點問題發表了見解,并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左圖:觀看水利測雨雷達系統;右圖:學習“三道防線”治水經驗)
此次調研活動,不僅讓實踐團成員們深入了解了湖南水文工作的實際情況,還為他們提供了將法學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接下來,實踐團將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持續關注湖南水文工作領域的最新動態,全面梳理研究《湖南省水文條例》立法層面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和短板,特別是在防汛減災、智能化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法律支持問題。他們將以調研報告等形式呈現調研成果,為推動湖南水文從“傳統水文”向“現代水文”、“行業水文”向“社會水文”、“數據水文”向“智慧水文”的轉變貢獻長理法學智慧與力量。
(長沙市水文局立法座談)
(文/尹巧、李曉萱 圖/暑期專業實踐團 一審/徐莉 二審/汪倫 三審/龔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