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長沙理工大學作為天心區暮云街道盧浮社區的駐社區單位,有責任、有義務為社區建設添磚加瓦。”6月8日上午,在長沙理工大學法學院黨總支與長沙市天心區暮云街道盧浮社區黨支部舉行的院社“黨建共駐共建”簽約儀式上,長沙理工大學黨委組織部副部長靳攀科同志這樣表態。
簽約儀式在長沙理工大學云塘校區文科樓C區法學院606會議室舉行,簽約儀式由法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汪功偉主持,長沙理工大學法學院黨總支書記田興洪、院長張敏純、副院長徐莉、申純、黨總支委員杜衛紅、教師黨支部書記陳楊,盧浮社區黨支部書記艾愛云以及劉麗莎、張國棟、李樂等同志參加簽約儀式。田興洪、艾愛云代表雙方在院社結對共建協議書上簽字。
簽約儀式上,田興洪在致辭中對艾愛云一行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的介紹了法學院的基本情況。指出,學院將依托專業優勢和社區資源,在開展法制宣傳、普法活動、社會調查,法律援助、幫教幫困、家庭教育等方面共同發力,建立長期合作的關系,最大限度優化轄區資源,推動共建工作深入、有效開展。
艾愛云表示,開啟“學院-社區”共建工作模式,旨在搭建高校人才進社區平臺,形成長期良性合作模式,并通過開展黨建聯建、志愿服務、法律援助、普法教育、文體聯誼等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推動結對共建共創活動持續發展,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
靳攀科充分肯定了法學院黨總支與盧浮社區黨支部開展“黨建共駐共建”這項活動,并表示學校黨委組織部將大力支持活動的開展。指出,院社“黨建共駐共建”有利于充分發揮學院和社區雙方的特點和優勢,開啟資源共享模式。他強調,雙方應深入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圍繞基層組織共建謀發展、為老百姓辦實事、解難題扎實開展工作,構建結對幫帶、雙向促進、共同提高的基層黨建新格局,進一步推進雙方的黨建工作,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共同建設家園和服務基層群眾發揮積極的作用。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指出:“推動學校普及社區知識,參與社區治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組織,……應當支持所在地的居民委員會的工作。”長沙理工大學法學院黨總支與盧浮社區黨支部開展“黨建共駐共建”活動,是落實上述政策法律的重要舉措,是黨史學習教育中“學史力行”落實落細的重要表現,也是開展市域治理現代化的有益探索,對于拓展高校服務社會功能,促進和諧社區建設,促進高校人才培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文∕張濤 圖∕劉陽 審∕田興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