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為提高廣大師生國家安全意識,4月14日,長沙理工大學法學院以全天候“三進”教育,推動國家安全知識與法治知識交叉互融,讓國家安全法治意識入腦入心。
面對面,“五分鐘微課”與“沉浸式體驗”相結合
以課前思政小課題,激發國家安全教育“大效果”。法學院不同的課堂課前五分鐘都會播放國家安全教育視頻,不同的老師都在將國家安全知識和不同的部門法知識進行融合講解。法制史課堂師生共同在法治古籍經典中探尋應當傳承的國家意識,刑法學課堂中師生共同在間諜罪典型案例中理解必須捍衛的國家利益。下午,2019級模擬法庭課更是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將模擬案件進行還原,在響亮的法槌聲中,同學們通過扮演審判長、審判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被告人和法警等角色,將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犯罪構成在模擬審判中予以宣傳,在場師生可以說是沉浸式體驗了一次生動的國家安全法治教育。除了模擬法庭外,法學院也曾將真實庭審引入校園,“庭審進課堂”不僅能讓同學們更加直觀、清晰的了解庭審流程,還能對相應的罪名有更加深刻的認知,通過現場教學讓同學們進一步認識到了相關犯罪的社會危害,是我校法學專業實踐“三全育人”、“課堂創新”的重要舉措。

心貼心,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
一提到國家安全教育、普法宣傳,很多人腦海里往往都是嚴肅、說教的刻板印象以及沒有側重的“大水漫灌”。而透過長沙理工大學法學院實踐育人精品項目“涉罪未成年人社會調查與幫教服務”實踐團,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安全法治意識宣傳教育的另一種打開方式——“精準滴灌”。中午,實踐團的隊員們正在與訪談對象進行談話,“你好,我們是受雨花區檢察院委托的社會調查員,想對你進行社會調查……”,受檢察院邀請的社會調查員對涉案未成年人小杰(化名)進行社會調查。這是法學院承擔該項工作的第十年,也是法學院2020級學生這學期首次接觸該項目后所做的第9個案件。除了雨花區檢察院外,該實踐團還與天心區、岳麓區、長沙縣等區縣檢察院形成了長期合作關系。社會調查員們當天要做的就是通過遵循不同年齡段、不同類型涉罪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對小杰的犯罪原因、悔罪態度、成長經歷、社會交往、監護幫教等情況開展調查,并對小杰進行心理測評。而結合案件辦理中涉及到的重大時間節點開展教育引導,也是該項工作的一大亮點,而對于小杰而言,訪談結束前社會調查員生動講述的國家安全法治知識,也精準滴灌到了其心靈深處,對于其認識國家安全、尊法守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手拉手,從“全面開花”到“提質擴面”
晚間,學生宿舍燈火通明,作為立體化思政觸角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同學們三五成群正在宿舍用B站觀看國家安全教育微視頻。此外,輔導員劉陽還結合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錄制了《打贏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專題微課。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深度協同,構建思政工作“一體”不可或缺的“兩翼”,一直是學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重要抓手。從輔導員講黨史故事系列節目——《紅耀湖湘》,到每學期覆蓋全校學生的形勢政策課,到國家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輔導員始終以三全育人“發動機”的角色助推畫好思政工作同心圓。(圖、文/劉陽 審/汪功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