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下午,法學院教師黨支部教師黨員在黨支部書記陳楊同志的帶領下,前往長沙市毛澤東與第一師范紀念館聆聽“建黨先聲”,感受青年毛澤東成長之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史崇德”主題黨日活動。
作為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母校,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擁有得天獨厚的德育資源優勢,光榮的革命傳統和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引領思想政治工作的鮮明底色。
1918年4月14日,毛澤東、蔡和森等13位有志青年懷揣著救國救民之志,正式發起成立新民學會。這個主要由第一師范的學生組成的進步團體,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做出了十分重要的理論貢獻,也為共產黨長沙早期組織的創建做了干部上、思想上的準備,被譽為“建黨先聲”。
同年6月29日,毛澤東、何叔衡代表共產黨在長沙的早期組織赴上海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領導中國人民爭取獨立與解放的革命政黨即將誕生。出席共產黨一大的13位代表中,有3位出自第一師范。在建黨史上,第一師范不僅是毛澤東思想的萌芽地和初心的形成地,也是中國共產主義和中國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是培養人才、孕育革命的“紅色搖籃”。
漫步第一師范,亭廊相連的校園里,不時傳來朗朗書聲。大禮堂、八班教室、水井、自習室、閱報室、君子亭等十多個紅色紀念地,生動再現了一百多年前,毛澤東在這里求學、執教以及從事早期革命活動的歷史。
通過此次參觀學習,黨員同志們紛紛表示感受到了紅色革命文化的熏陶,將繼續學習更多的紅色歷史,實地追尋紅色記憶,感悟革命初心,傳承紅色文化,凝聚紅色力量。
最后,陳楊同志也進一步號召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應該不斷提升黨史學習方式方法,堅持以史鑒今、以事感人、以情動人,用黨史故事詮釋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文/陳淑芬 圖/陳淑芬 審/田興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