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由江蘇省法學會工程法學研究會主辦,東南大學法學院、江蘇豐典律師事務所共同承辦的江蘇省法學會工程法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召開。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百余位專家學者出席此次會議。湖南省法學會工程法學研究會會長、我系學科帶頭人王新生教授應邀參會。
會上眾位大咖思想碰撞,觀點爭鋒,與會學者、專家圍繞“民法典?風險社會?工程合同法律糾紛”進行深度探討,加深了工程法學理論與實踐的交互影響,對風險社會下工程危機的法理剖析和法制化解頗具意義。由王新生教授與研究生陳可漢共同完成的《風險社會視角下工程合同的技術焦慮和預防風險》一文榮獲本次年會征文二等獎。
王新生教授在主題研討第二階段以“風險社會視角下工程合同的技術焦慮和預防風險”為題進行主題發言。首先,王新生教授以風險社會理論為分析視角,指出目前建設工程合同存在三個問題:靜態合同和動態施工的矛盾;由微小錯誤累計所形成事故的預見性問題;技術和時間的局限性導致承包方不愿自發地追求高安全水平施工技術,基于合同雙方的公共價值,易導致實際中傾向于追求經濟價值而容易忽視安全投入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王新生教授結合工程實踐,從緩解技術焦慮、提高預防成本、增強懲戒力度以及確立保守施工技術原則等角度提出一系列內部控制風險的解決方案。最后,王新生教授指出,工程施工是經驗和理論同時并重的行為,應在實踐中不斷發現經驗以及補正理論的不足,才能確保達到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建設工程核心價值目標。。
工程法學是法學與工程學科的交叉學科,意在將有關工程建設的社會規范與技術規范結合起來,形成系統的、具有工程行業特色的法學分支。我校作為湖南省法學會工程法學研究會會長單位,積極推動工程法理論研究水平提升,不斷擴大我校工程法學科的影響力,持續推動國內工程法學界的深入交流,自2017年以來有效開展多次多層次、寬范圍的學術研討會,加強工程法理論的實踐的對接,對加強工程法治建設貢獻了長理智慧。(文/劉陽 圖/陳可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