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體制新一輪改革以市場機制建設為重點,致力于新型電力治理體系管理框架的設計。隨著交易機構相對獨立運行,市場化激烈的競爭將給電力企業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盈利模式帶來較大沖擊。新電改促進了多元化售電主體,導致電力人才流動加劇,電力企業保有和吸引優秀人才難度加大。同時國家對電力監管日趨嚴格,電力企業人工成本監管備受關注,員工收入增長空間被擠壓,保持隊伍穩定難度進一步加大。
電網發展重心將由提高質量向提高品質轉變。特高壓電網大規模建設,將徹底改變電力平衡和電網運行形態,并對特高壓電網的運行、維護、檢修和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提出新要求。實施電能替代,建設主動配電網,實現電源與負荷的友好互動,對新型配網發展和智能用電服務人才提出新需求。
面向“十四五”,國家主動調低宏觀經濟增長預期,電量增長后勁放緩,急需開拓新領域和新業務,打造發展前景好的新增長點。在能源互聯網、合同能源管理、電動汽車、電子商務等新領域,需要有一批既精通電力業務,又掌握金融學等新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一、電氣+金融專業雙學位班培養方案的舉措
1. 理論課程類別 各專業理論課程體系由通識通修教育必修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專業核心類課程、人文科研素養與能力拓展類課程等四部分組成:
(1) 通識通修教育必修課程:包括工具性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工程技術知識、思想政治品德類、社會歷史傳承類和經濟法律類知識等課程。
(2)專業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融合電氣、金融兩個專業的要求,開設在第一學年下學期和第二學年。
(3)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核心課程融合電氣、金融兩個專業課程,這類課程計劃在第三學年、第四學年上學期開設。
(4)人文科研素養與能力拓展課程:包括通識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其中通識選修課分為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跨學科修讀) 、社會文化與人類文明、文史經典與中華文化傳承、藝術與美學四類。專業選修課由各系根據各專業的具體特點而設定。此類課程在滿足學生不同個性需求的前提下,更有效地、系統地完善學生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實現全人教育培養目標。
2. 實踐課程類別 包括實踐教學環節、創新能力拓展項目等內容。
(1)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編制充分重視實踐教學,尤其是課程的整合、設計,力求從科學研究的角度設置實驗,將最新的研究成果納入到實驗內容中,真正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和人格養成落實到實處。
(2)實踐環節:指必修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各專業開設的實驗、實習、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設計、軍訓等。
(3)創新能力拓展項目:此類項目主要根據“興趣驅動、自主實踐”的原則設置或安排,包括各類本科生科研活動、學科模擬競賽、科技創新性項目、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國內外進修(交換)等。
二、電氣+金融專業雙學位班培養方案的制定機制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金融學”專業雙學位試點班的社會需求、可行性等進行多次討論,并就該專業的培養計劃的編制、開設的課程的設定進行了討論,形成了該專業的培養框架。
培養方案經過電力企業調研、電氣學院和經管學院專業負責人討論制定,電氣+金融專業雙學位班培養方案,相應的教學大綱分別由電氣學院與經管學院專業教師討論認證制定。
三、特點與成效
2019年長沙理工大學電力技術經濟卓越人才培養雙學位班從當年本科新生中參照卓越人才試點班的選拔方式選拔一定數量的學生組成,實施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跨學科培養模式,將學生培養成同時掌握電氣工程和金融學兩個專業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備利用多學科知識對復雜電氣工程和相關金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和創造性思考的能力,具有電氣工程與金融雙學士學位的復合型精英人才。
這是電氣學院對本科人才培養方式的一種探索,主動適應國家主動調低宏觀經濟增長預期,電量增長后勁放緩,急需開拓新領域和新業務,打造發展前景好的新增長點,培養在能源互聯網、合同能源管理、電動汽車、電子商務等新領域,有一批既精通電力業務,又掌握金融學等新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已經為企業輸送大量優秀人才,學院跟蹤畢業生的就業發展情況,據反饋電經班畢業生普遍得到用人單位的肯定與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