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建筑凝結了厚重的革命歷史內涵,同時蘊含了傳統的營建智慧及民俗文化。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激勵青年學子愛黨、愛國的思想感情,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增強對中國傳統建筑道德記憶的認知,感悟中國傳統建筑之美,提高學生們模型制作技能,長沙理工大學建筑學院舉辦紅色建筑模型大賽。
在長沙理工大學建筑學院一樓展廳處,整齊擺放著三十個做工精美、各具特色的建筑模型。這些模型復刻了毛澤東故居、彭德懷故居、新民學會舊址等紅色建筑,無論是整體外觀還是內部細節,都還原了建筑本身的形體和恢弘的歷史感。長沙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的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去介紹歷史和講述故事,把紅色歷史沉淀下來的精神力量傳遞給每一位觀賞者。
此次紅色建筑模型大賽于5月10日正式開展,為期一個月。比賽初期,建院學生頂著初夏的驕陽,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去往各組選定的紅色建筑所在地進行測繪。同學們手握卷尺測量,繪圖記錄。在遇到測繪困難時,他們集思廣益,提出解決辦法,并投入到實踐當中去。在合理的分工和團結互助下,他們成功收集數據,完成了對紅色建筑的測量。同學們還在課下自行學習了cad等繪圖軟件,在電腦上繪制紅色建筑的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并學習運用切割機進行打印。他們將圖紙導入切割機,得到切好的零件,最后根據平面圖和立面圖將模型搭建好。在克服種種困難后,各組的模型終于完美呈現在眼前。
在提及參加此次比賽的收獲和感受時,李同學表示,“此次大賽讓我接觸到了實際測繪、圖紙制作以及切割機的使用,雖然過程中有一些曲折,但是我的專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時,在制作模型的過程中我對紅色精神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在以后我會更加關注紅色建筑,并且用專業知識去保護紅色建筑,傳遞紅色精神的故事,將這份精神傳承下去。
“經過此次大賽,我對本專業的理解和學習更深入了,同時我還了解到長沙現有的紅色建筑以及它們的現狀,看到了戰士們的生活痕跡和他們的精神結晶,這讓我有更大的決心去學好專業,盡我的能力去保護這些紅色建筑,為歷史留存和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朱同學說道。
在此次長沙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紅色建模大賽中,建院學子將所學專業知識與紅色精神結合起來,利用專業設備和現有材料完成3D模型搭建,謳歌建黨百年華誕,這也充分表明了長理建院學子能夠在祖國的發展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擔負起時代交給的歷史使命。














文/黃皓 任紫睿 圖/曾維濤 審/熊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