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可持續建筑設計大賽,由中南大學承辦,全省共有 15 所普通高校 266 支團隊參賽。為參加本次競賽,我院前期組織了相應的選拔賽,得到了學校和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
經大賽組委會評審專家現場評審,共評選出個人獎160項,其中一等獎27項、二等獎54項、三等獎79項;優秀指導教師23人;優秀組織獎4項。我院在本次大賽中取得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九項、三等獎十一項的好成績。其中,由許建和、宋晟老師指導的何飛璇、熊婉喬同學的作品《舊廠新生——基于共生思想的舊廠房空間改造》、以及由馬成也老師指導的彭揚銳、余商、劉齊銳同學的作品《破界成坊,潮宗再生》榮獲一等獎。
本次競賽取得的成績,充分展現了我校建筑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在湖南省處于前列,展示了我院建筑學專業學生扎實的專業功底、活躍的創新思維、較強的實踐能力。祝同學們來年更上一層樓!
我院師生獲獎情況:
獎項 |
作品 |
學生 |
指導老師 |
一等獎 |
舊廠新生——基于共生思想的舊廠房空間改造 |
何飛璇、熊婉喬 |
許建和、宋晟 |
一等獎 |
破界成坊,潮宗再生 |
彭揚銳、余商、劉齊銳 |
馬成也 |
二等獎 |
食過徑遷——基于南區食堂的高校學生中心改造設計 |
王鈺琪,陳鐸文,肖心怡,彭亞楠 |
王蓉、呂昀 |
二等獎 |
新與舊的交織——長沙肉聯廠更新設計 |
鄧源清、陳染岐、周紫婕 |
肖敏、宋晟 |
二等獎 |
寸隅亦有天地——文旅融合背景下炎陵傳統民居更新設計 |
陳澤楠、陳鐸文、周智源、林怡佳 |
何川、唐成君 |
二等獎 |
蕊+Club ——廠房“微住宅”裝配式空間演變與新生 |
陳奕、鄧昊陽、羅斕、菅怡靜 |
胡穎葒 |
二等獎 |
漫游記—城市肌理保護下的老舊社區漫游系統搭建與更新 |
曾高、潘偉健 |
劉丹 |
二等獎 |
房子醒來:桐木村社區活力基因探尋 |
袁纖、鄧春玲、王強、王娜 |
唐成君、歐陽國輝 |
二等獎 |
樂享生活承脈煥新 |
梁世海 |
胡穎葒 |
二等獎 |
開合-后信息時代網紅集市空間整合轉型的更新與設計 |
林偉,羅濤 ,德吉卓瑪,肖蕭 |
胡穎葒、黃筱蔚 |
二等獎 |
鄉愁與活力生長——基于低碳理念的熙臺嶺街區改造 |
熊世龍 |
胡穎葒 |
三等獎 |
生于長:基于老城區改造新生的可生長建筑群 |
德吉卓瑪、肖蕭 |
黃筱蔚 |
三等獎 |
融·通——消融邊界的舊食堂空間重塑 |
鄧依明、曹禹潔、徐凡曲、單益凡 |
王蓉、呂昀 |
三等獎 |
生生不息——張家界土家族馬頭溪村榨油坊轉譯設計 |
方修齊、周智源、陳佩琪、李平 |
歐陽國輝 |
三等獎 |
憩園臺居 |
謝澤林 王建超 吳偉程 劉睿宸 |
呂昀、王蓉 |
三等獎 |
童伴驛站----鄉村留守兒童書屋方案設計 |
許程、黃晶、劉嘉俊、樂有福 |
易宇 |
三等獎 |
向陽生長—基于老舊宿舍樓生命延續的改造設計 |
趙歡、沙維維、楊筱芳 |
呂昀、王蓉 |
三等獎 |
白駒過隙,竹赤煥新 |
曾維濤、歐陽睿佳、周天皓、謝宇豪 |
蔣毅 |
三等獎 |
《水生萬物 谷盈虛實:空間交疊下某高校建筑設計研究基地改造設計》 |
史明潔、楊芊芊、雷雨恬、袁子雅 |
唐成君、何川 |
三等獎 |
紅與白的故事——基于敘事蒙太奇手法下的長沙坡子街片區更新設計 |
范微崎、龍美琴、徐菲、王程 |
劉丹 |
三等獎 |
為盒畔須臾 |
陳奕、鄧昊陽、羅斕、菅怡靜 |
胡穎葒 |
三等獎 |
《續憶喚新》——基于“三合思想”下的教育建筑改造 |
龍美琴、方修齊、賴均翔、崔佳怡 |
謝勁松、王軼 |
一等獎作品:




(文/胡穎葒、馬成也,圖/學生作品,審/李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