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邀請函及會議注冊回執)
第二十八屆民居建筑學術年會暨民居建筑國際學術研討會擬于2023年12月1日(周五)至12月3日(周日)在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理工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民居建筑專業委員會、中國建筑學會民居建筑學術委員會、長沙理工大學等單位聯合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建筑史專業委員會協辦,由長沙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承辦。本屆會議將匯集民居領域的學者、研究人員和專業人士,共同探討新時代如何更好地傳承與發展中國民居。
一、會議主題:聚焦新時代我國民居的傳承與高質量發展研討
本次會議主題為聚焦新時代我國民居的繼承與高質量發展研討。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對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深刻論述和全面部署明確。提出鄉村振興的總要求和總目標,就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在此背景下,本屆會議通過聚焦我國新時期發展需求,探討鄉土建筑的繼承與發展、推進新時期民居發展的方向與創新。
二、分議分議題
1.聚焦?謀戰略——城鄉融合下聚落空間治理與新時代探索
城鄉融合是我國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命題。本議題立足于重大的社會現實問題,響應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兩大國家戰略的雙輪驅動,主要聚焦城鄉聚落空間重組與治理重構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創新城鄉融合下聚落空間治理的模式和路徑,探討其關鍵制度與改革思路。
2.探索?固根基——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研究
緊密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探討如何保護傳承城鄉歷史文化遺產,包括但不限于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相關制度機制政策、自然景觀、歷史地段、街巷街區、城鎮格局、人文環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研究,聚焦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3.深挖?精對象——多元文化視角下傳統民居演化與更新研究
在多民族、多技術、多對象等多元視角下,探討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類型民居的地域特征、演進規律、適宜性技術等內容。本議題旨在深挖民居文化內涵,推動民居研究走向更深廣的研究領域。
4.實踐?理人居——鄉村景觀價值認知與人居環境營造
圍繞“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鄉村振興重大任務,探討鄉村景觀在自然與文化、經濟與社會、美學等方面的多元價值,完善和擴充鄉村景觀價值的認知維度與評估方法,聚焦鄉村人居環境發展引導與優化路徑,不斷提高新時代鄉村人居環境營造的質量與水平。
5.傳承?研匠技——地域匠作體系與營造技藝的傳承研究
鄉村振興背景下,聚焦地域化匠作體系、營造技藝及其傳播線路,進一步完善各地民居的類型與衍化分支譜系。在空間層面上,完善流域、線路的文化傳播線路,旨在形成民居研究系統化整合態勢。
三、媒體支持
新建筑、建筑學報、建筑師、中國園林、華中建筑、南方建筑、建筑遺產、時代建筑、世界建筑、西部人居環境、中國名城、中外建筑等。
四、會議日程與初步安排
(具體日程以現場為準)
2023年12月1日(星期五)
主題 |
時間 |
內容 |
地點 |
|
報到 |
09:00-22:00 |
報到 |
長沙市天心 華美達酒店 |
|
專家座談 |
16:30-17:45 |
與民居專家前輩、大師面對面 |
學術主持:何韶瑤 |
長沙理工大學金盆嶺校區建筑學院一樓展廳 |
歡迎晚宴 |
18:00-19:30 |
歡迎晚宴(自助餐) |
長沙市天心 華美達酒店 |
|
大師學術 講座 |
19:30-20:15 |
報告一:對傳統民居核心價值的再探討 朱良文(昆明理工大學教授) |
學術主持:歐陽國輝 |
長沙理工大學金盆嶺校區建筑學院一樓展廳 |
20:15-21:00 |
報告二:川渝山地營建十八法 李先逵(重慶大學教授、原建設部外事司司長) |
|||
工作會議 |
20:30-21:30 |
中國建筑學會民居建筑學術委員會、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民居建筑專業委員會工作會議 |
長沙市天心 華美達酒店 |
主會場安排
2023年12月2日(星期六)(長沙理工大學金盆嶺校區五號教學樓)
主題 |
時間 |
內容 |
主持人 |
地點 |
報到 |
08:00-10:00 |
現場報到 |
五號教學樓前廳 |
|
開幕式 |
08:00-08:30 |
民居建筑學術研討會歷程回顧 民居紀錄片播映 |
許建和 |
五號教學樓會堂 |
08:30-08:35 |
校領導致歡迎辭 |
|||
08:35-08:40 |
湖南省領導致辭 |
|||
08:40-08:45 |
湖南省住建廳領導致辭 |
|||
08:45-08:50 |
湖南省文物局領導致辭 |
|||
08:50-08:55 |
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領導致辭 |
|||
08:55-09:00 |
中國建筑學會領導致辭 |
|||
09:00-09:05 |
建筑學院領導致辭 |
|||
09:05-09:10 |
中國建筑學會民居建筑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陸琦教授宣布民居建筑年會開幕 |
|||
09:10-09:50 |
合影留念 茶歇 |
校訓石廣場 五號教學樓會堂 |
||
主旨報告 |
09:50-10:20 |
主旨報告一 張鵬舉:草原牧居的平實建造與傳承 |
李曉峰 |
五號教學樓會堂 |
10:20-10:50 |
主旨報告二 馬盛德: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與美麗鄉村建設 |
|||
10:50-11:20 |
主旨報告三 楊大禹:同源異構的多樣形態表現——中國南傳佛寺殿堂建筑地域特征研究 |
|||
11:20-11:50 |
主旨報告四 柳肅:湖南地方民居的分布現狀和基本特征 |
|||
午餐 |
12:00-13:00 |
自助餐 |
教工餐廳 |
2023年12月3日(星期天)(長沙理工大學金盆嶺校區四號教學樓報告廳)
主題 |
時間 |
內容 |
主持人 |
地點 |
主旨報告 |
14:00-14:20 |
主旨報告一 李哲:長城體系視角下中國北方村落遺產資源利用問題分析 |
羅德胤 |
四號教學樓報告廳 |
14:20-14:40 |
主旨報告二 范霄鵬:鄉土萌發與地區營造 |
|||
14:40-14:50 |
茶歇 |
|||
14:50-15:10 |
主旨報告三 郭煥宇:近代廣東僑鄉民居文化比較 |
|||
15:10-15:30 |
主旨報告四 唐旭:中國傳統建筑圖書出版 |
|||
閉幕式 |
15:30-15:50 |
第28屆民居建筑學術年會論文推介 |
靳亦冰 何川 |
|
15:50-16:20 |
分論壇議題學術研討總結 |
|||
16:20-16:30 |
學會年度工作總結 |
|||
16:30-16:35 |
建筑學院領導致感謝辭 |
|||
16:35-16:40 |
會旗交接儀式 |
|||
16:40-16:45 |
下屆年會承辦單位介紹承辦方案 |
|||
16:45-16:55 |
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民居建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唐孝祥教授總結講話 |
|||
16:55 |
大會閉幕 |
分會場安排
12月2日星期六下午:分會場一(建筑學院313)
分會場一:聚焦?謀戰略——城鄉融合下聚落空間治理與新時代探索 |
|||
時間 |
內容 |
學術主持 |
地點 |
14:30-14:45 |
主題報告一:海洋文化視角下的雄崖所村聚落形態研究 主講人:趙倩文 北京建筑大學 |
李世芬 易宇 |
建筑學院313 |
14:45-15:00 |
主題報告二:冀南合院式民居的當代演化機制及其性能優化研究 主講人:溫寶華 湖南大學 |
||
15:00-15:15 |
主題報告三:建造模式視角下的近現代時期云南紡織廠鋸齒廠房調研報告 主講人:唐莉 昆明理工大學 |
||
15:15-15:30 |
主題報告四:撫河流域建筑上梁文與上梁儀式初探 主講人:許飛進 南昌工程學院 |
||
15:30-15:45 |
主題報告五:基于區系類型的淮海傳統民居區劃及建筑類 主講人:劉國維 揚州大學 |
||
15:45-16:00 |
點評互動 |
||
16:00-16:10 |
茶歇 |
||
16:10-16:25 |
主題報告六:撒拉族莊廓民居屋頂排水方式比較研究 主講人:鐘梓薇、阿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韓瑛 吳世海 |
|
16:25-16:40 |
主題報告七:呼和浩特傳統聚落空間的形成演變及其動力機制 主講人:段李婧 內蒙古工業大學 |
||
16:40-16:55 |
主題報告八:從梁思成建筑獎獲獎者作品看中國建筑創作的審美嬗變 主講人:馮嚴琴 華南理工大學 |
||
16:55-17:10 |
主題報告九:基于環境類型的民居類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區劃定方法研究 主講人:羅明 劉云櫻 文亮 中南大學 |
||
17:10-17:25 |
主題報告十: “民間市政”影響下閩南僑鄉騎樓街區建設的近代探索—以近代晉江僑鄉騎樓街區建設為例 主講人:翁曉冰 丁一凡 韓潔 廈門大學 |
||
17:25-17:40 |
點評互動 |
||
17:40-19:00 |
晚餐(自助餐) |
教工餐廳 |
|
12月2日星期六下午:分會場二(建筑學院314)
分會場二:探索?固根基——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研究 |
|||
時間 |
內容 |
學術主持 |
地點 |
14:30-14:45 |
主題報告一:中國傳統民居研究的三種路徑及其方法特點 主講人:胡雨佳 華南理工大學 |
唐洪剛 吳荻子 |
建筑學院314 |
14:45-15:00 |
主題報告二:場景理論視角下恩施傳統村落文化景觀要素庫平臺構建——以馬家溝村為例 主講人:舒陽 曾佳穎 武漢大學 |
||
15:00-15:15 |
主題報告三:地方性知識視角下的傳統村落文化景觀活態保護與更新利用——以恩施市咸豐縣馬家溝村為例 主講人:張婭薇 周睿彬 王宸爍 武漢大學 |
||
15:15-15:30 |
主題報告四:基于分形理論的渝東南傳統村落空間形態研究 主講人:周福星 重慶交通大學 |
||
15:30-15:45 |
主題報告五:湘江流域傳統村落時空演變特征研究 主講人:梁佑旺 長沙理工大學 |
||
15:45-16:00 |
點評互動 |
||
16:00-16:10 |
茶歇 |
||
16:10-16:25 |
主題報告六:基于質性分析的東北朝鮮族傳統村落空間形態基因識別研究 主講人:張雪菲 哈爾濱工業大學 |
林志森 王薇 |
|
16:25-16:40 |
主題報告七:嶺南建筑博古脊式考辯 主講人:區啟鋮 華南理工大學 |
||
16:40-16:55 |
主題報告八:花垣縣傳統民居的原型與地域差異 主講人:孫君儀 湖南大學 |
||
16:55-17:10 |
主題報告九:傳統民居建筑形態量化研究——以金溪縣與婺源縣為例 主講人:段亞鵬 江西師范大學 |
||
17:10-17:25 |
主題報告十:談談費斯托工具在建筑類專業模型制作中的應用 主講人:王平 成都盛宇科教設備有限公司 |
||
17:25-17:40 |
點評互動 |
||
17:40-19:00 |
晚餐(自助餐) |
教工餐廳 |
|
12月2日星期六下午:分會場三(建筑學院205)
分會場三:深挖?精對象——多元文化視角下傳統民居演化與更新研究 |
|||
時間 |
內容 |
學術主持 |
地點 |
14:30-14:45 |
主題報告一:嚴寒地區傳統民居被動式節能策略研究——以吉林通化地區為例 天津大學 |
譚剛毅 唐成君 |
建筑學院205 |
14:45-15:00 |
主題報告二:基于氣候適應性的皖北地區傳統建筑綠色營建技術研究 合肥工業大學 |
||
15:00-15:15 |
主題報告三:民族考古學的古今關聯類比分析法在民居研究中的應用引介 汕頭大學 |
||
15:15-15:30 |
主題報告四:三江平原上赫哲族傳統聚落空間結構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15:30-15:45 |
主題報告五:步履時光:基于街景數據的慢行旅游與歷史街區活力再塑研究 青島理工大學 |
||
15:45-16:00 |
點評互動 |
||
16:00-16:10 |
茶歇 |
||
16:10-16:25 |
主題報告六:關中傳統院落空間的適應性應答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范霄鵬 陳翚 |
|
16:25-16:40 |
主題報告七:基于傳統村落空間數據庫的山洪災害防治規劃——以于家石頭村為例 河北工業大學 |
||
16:40-16:55 |
主題報告八:格式塔心理學視角下的傳統村落空間特征探究——以化隆縣扎巴鎮南灘村一、二社為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16:55-17:10 |
主題報告九:雜谷腦河流域羌族傳統聚落營建的生態智慧探析 西南民族大學 |
||
17:10-17:25 |
主題報告十:滿語地名視角下的通化地區滿族漁獵空間探析 沈陽建筑大學 |
||
17:25-17:40 |
點評互動 |
||
17:40-19:00 |
晚餐(自助餐) |
教工餐廳 |
|
12月2日星期六下午:分會場四(建筑學院一樓展廳)
分會場四:實踐?理人居——鄉村景觀價值認知與人居環境營造 |
|||
時間 |
內容 |
學術主持 |
地點 |
14:30-14:45 |
主題報告一:景德鎮瓷業鄉村聚落景觀保護與傳承研究 主講人:賀鼎 北京建筑大學 |
李哲(天津大學) 柳思勉 |
建筑學院 一樓展廳 |
14:45-15:00 |
主題報告二:渝西丘陵地區鄉村景觀格局高程分異特征統計分析研究——以潼南李臺村為例 重慶交通大學 |
||
15:00-15:15 |
主題報告三:左江花山巖畫遺產區傳統村落空間基因識別及影響機制研究 桂林理工大學 |
||
15:15-15:30 |
主題報告四:關中傳統村落“固有性”特征要素評價體系研究 西安交通大學 |
||
15:30-15:45 |
主題報告五:酉水流域古鎮空間特征解析與活態保護思考——以龍潭、里耶、茶峒三鎮為例 華中科技大學 |
||
15:45-16:00 |
點評互動 |
||
16:00-16:10 |
茶歇 |
||
16:10-16:25 |
主題報告六:作為“景觀”的鄉村:淺析“網紅式”鄉村景觀 重慶大學 |
郝少波 曾慧子 |
|
16:25-16:40 |
主題報告七:基于WOS和Cite Space的鄉土建筑研究現狀及熱點分析 浙江工業大學 |
||
16:40-16:55 |
主題報告八:東海崳山島當代旅居空間的變遷 清華大學 |
||
16:55-17:10 |
主題報告九:主題報告四:基于文化生態圈層結構理論的恩施州傳統村落文化景觀價值評估:以馬家溝村為例 武漢大學 |
||
17:10-17:25 |
主題報告十:同鄉會館對海外華人礦區社會空間影響研究——以英屬馬來亞霹靂州錫礦區為例 華中科技大學 |
||
17:25-17:40 |
點評互動 |
||
17:40-19:00 |
晚餐(自助餐) |
教工餐廳 |
|
12月2日星期六晚上:博士論壇(建筑學院一樓展廳)
博士論壇 |
|||
時間 |
內容 |
學術主持 |
地點 |
19:30-19:50 |
主題報告一:劍川明清建筑大木作建構技法及工匠譜系研究 導師 :楊大禹 昆明理工大學 |
關瑞明 何川 |
建筑學院 一樓展廳 |
19:50-20:10 |
主題報告二:明長城地理景觀研究 導師:李嚴 天津大學 |
||
20:10-20:30 |
主題報告三:傳統村落集群式保護利用方法研究 導師:譚剛毅 華中科技大學 |
||
20:30-20:50 |
主題報告四:生態保護視野下瑪柯河流域鄉村聚落營建模式研究 導師: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20:50-21:10 |
主題報告五:廣州城市景觀營建模式演變研究 導師:唐孝祥 華南理工大學 |
||
21:10-21:30 |
點評互動 |
12月2日星期六晚上:青年論壇一(建筑學院313)
青年論壇一 |
|||
時間 |
內容 |
學術主持 |
地點 |
19:30-19:40 |
主題報告一:漢傣技藝交融下的景谷南傳佛寺建筑特征研究 昆明理工大學 |
謝旭斌 梁莉華 |
建筑學院313 |
19:40-19:50 |
主題報告二:基于多源數據的歷史文化街區活力評價及提升策略研究——以長沙市為例 長沙理工大學 |
||
19:50-20:00 |
主題報告三:基于形狀語法的福建傳統合院民居生成設計方法研究 天津大學 |
||
20:00-20:10 |
主題報告四:湘西“生苗”與“熟苗”民居外圍護結構比較研究 中南大學 |
||
20:10-20:20 |
主題報告五: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村落建筑改造主觀評價研究 東南大學 |
||
20:20-20:30 |
主題報告六:廣府古城傳統民居立面類型探析 河北工程大學 |
||
20:30-20:40 |
主題報告七:基于 Kano 模型的鄉村研學景觀規劃需求研究 長沙理工大學 |
||
20:40-20:50 |
主題報告八: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傳統村落文化傳承與村落保護評價——以安義古村為例 福建農林大學 |
||
20:50-21:00 |
主題報告九:城市歷史景觀“錨固-層積”解構與可視化評估——以松溪縣為例 福州大學 |
||
21:00-21:30 |
點評互動 |
12月2日星期六晚上:青年論壇二(建筑學院314)
青年論壇二 |
|||
時間 |
內容 |
學術主持 |
地點 |
19:30-19:40 |
主題報告一: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湘西民族村寨空間與村民行為關系研究——以高椅村為例 長沙理工大學 |
盧健松 金熙 |
建筑學院314 |
19:40-19:50 |
主題報告二:基于量化分析理論的撒拉族聚落空間形態研究 ——以唐寺崗村為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19:50-20:00 |
主題報告三:基于質性分析的東北朝鮮族傳統村落空間形態基因識別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20:00-20:10 |
主題報告四:基于GIS空間分析的西遼河流域早期聚落址分布特征 沈陽建筑大學建筑 |
||
20:10-20:20 |
主題報告五:廣東省傳統村落時空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 華南理工大學 |
||
20:20-20:30 |
主題報告六:湖北荊山地區板橋民居夏季室內熱環境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20:30-20:40 |
主題報告七:恩施傳統村落三生空間模式語言研究 武漢大學 |
||
20:40-20:50 |
主題報告八: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傳統村落保護更新—以豫北南太行西韓家凹村為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20:50-21:20 |
點評互動 |
12月2日星期六晚上:青年論壇三(建筑學院205)
青年論壇三 |
|||
時間 |
內容 |
學術主持 |
地點 |
19:30-19:40 |
主題報告一:水環境影響下的沁河流域傳統村落整體營建特征 中國礦業大學 |
王長柳 易學堯 |
建筑學院205 |
19:40-19:50 |
主題報告二:建筑人類學視角下王姓屯村居住房屋格局演變研究 沈陽建筑大學 |
||
19:50-20:00 |
主題報告三:湘西侗族村寨公共空間與居游行為關聯性研究——基于社會網絡分析視角 主講人:長沙理工大學 唐成君 |
||
20:00-20:10 |
主題報告四:文化名人大營救東江流域史跡保護與利用思考 惠州學院 |
||
20:10-20:20 |
主題報告五:晉東地區傳統村落水窖營建技藝及再生構想 中國礦業大學 |
||
20:20-20:30 |
主題報告六:新賓滿語地名考察與明清時期漁獵人居環境分析 沈陽建筑大學 |
||
20:30-20:40 |
主題報告七:東莞鄉村特色景觀風貌塑造的美學策略和現實路徑 華南理工大學 |
||
20:40-20:50 |
主題報告八:五嶺地區祠堂建筑平面形制研究——以10座祠堂為例 長沙理工大學 |
||
20:50-21:20 |
點評互動 |
12月3日星期天上午:分會場一(建筑學院313)
分會場一:傳承?研匠技——地域匠作體系與營造技藝的傳承研究 |
|||
時間 |
內容 |
學術主持 |
地點 |
08:30-08:45 |
主題報告一:基于口述史的湖南通道侗族大木營建流程的匠幫比較研究 湖南大學 |
郭煥宇 羅明 |
建筑學院313 |
08:45-09:00 |
主題報告二:基于閑置現狀特征的傳統村落半閑置農房的民宿改造策略研究——以皖南地區為例 華中科技大學 |
||
09:00-09:15 |
主題報告三:新疆喀什高臺民居的空間原型組織構建邏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09:15-09:30 |
主題報告四:“魯班尺”辨異——傳統營造過程中風水尺的源流及演化考析 同濟大學 |
||
09:30-09:45 |
主題報告五:區域傳統村落人居環境空間關聯網絡結構及其影響因素——以河南郟縣傳統村落群為例 鄭州大學 |
||
09:45-10:00 |
點評互動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35 |
主題報告六:尊崇地方建構技藝的保護設計探討與實踐——以建水珂里樓修繕設計為例 昆明理工大學 |
潘瑩 田長青 |
|
10:35-10:50 |
主題報告七:瀏陽夯土民居建筑的地域特色研究 中南大學 |
||
10:50-11:05 |
主題報告八:江南民居大木作中的宋風遺存及匠作探析 中國美術學院 |
||
11:05-11:20 |
主題報告九:基于當代地方性建設視角下的傳統建筑營造技藝傳承探討——以湖南婁底新化古城傳統建筑設計項目為例 湖南大學設計研究院 |
||
11:20-11:35 |
主題報告十:基于路徑規劃數據的湘西鄉村教育設施可及性水平研究 主講人:李光宇 湖南大學 |
||
11:35-11:55 |
點評互動 |
||
12:00-13:00 |
午餐(自助餐) |
教工餐廳 |
|
12月3日星期天上午:分會場二(建筑學院314)
分會場二:傳承?研匠技——地域匠作體系與營造技藝的傳承研究 |
|||
時間 |
內容 |
學術主持 |
地點 |
08:30-08:45 |
主題報告一:川西茶馬古道沿線關堡聚落遺產空間分布與演變規律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 |
李湞 盧健松 |
建筑學院314 |
08:45-09:00 |
主題報告二:漢水文化影響下的沔陽民居營建思想探析 昆明理工大學 |
||
09:00-09:15 |
主題報告三:古驛道沿線的專業型村落形成發展 北方工業大學 |
||
09:15-09:30 |
主題報告四:基于無人機航測的歷史文化街區駐留活力測度——以哈爾濱中央大街為例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09:30-09:45 |
主題報告五:民俗視角下的藏族聚落空間文化意涵研究 昆明理工大學 |
||
09:45-10:00 |
點評互動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35 |
主題報告六:分布式認知視角下的石作技藝研究——以河北易縣為例 中國農業大學 |
龍彬 李哲(中南大學) |
|
10:35-10:50 |
主題報告七:鄂西土家族吊腳樓的度量與營造——從鄉土“營造尺數”到 標準“建筑模度”的嬗變研究 東南大學 |
||
10:50-11:05 |
主題報告八:湘南地區瑤族民居適老化空間演化與更新研究——以永州寧遠瑤寨為例 湖南科技大學 |
||
11:05-11:20 |
主題報告九:撒拉族傳統民居籬笆樓木構架起源及異化原因初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11:20-11:35 |
主題報告十:基于鄉村人地共生的高密度傳統聚落景觀單元脆弱性評價研究 長沙理工大學 |
||
11:35-11:55 |
點評互動 |
||
12:00-13:00 |
午餐(自助餐) |
教工餐廳 |
|
12月3日星期天上午:分會場三(建筑學院205)
分會場三:深挖?精對象——多元文化視角下傳統民居演化與更新研究 |
|||
時間 |
內容 |
學術主持 |
地點 |
08:30-08:45 |
主題報告一:草原地區沙袋蒙古包建造的實踐和體會——四子王旗沙袋建筑建造體系總結 內蒙古工業大學 |
何韶穎 徐怡芳 |
建筑學院205 |
08:45-09:00 |
主題報告二:新加坡 Shophouse 的起源與演變研究 主講人:趙沖 福州大學 |
||
09:00-09:15 |
主題報告一:模塊化體系介入下鄉村新型木構民居營造策略初探 重慶大學 |
||
09:15-09:30 |
主題報告四:江淮民居構筑樣本的空間氣候機理研究 東南大學 |
||
09:30-09:45 |
主題報告五:基于社會網絡分析法的安仁古鎮公共空間保護更新研究 西南交通大學 |
||
09:45-10:00 |
點評互動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35 |
主題報告六:河南傳統村落民居建筑室內物理環境提升現狀調查與提升策略研究 鄭州大學 |
孟祥武 嚴鈞 |
|
10:35-10:50 |
主題報告七:基于 pix2pixHD 的建筑立面生成設計研究——以長沙市歷史街區為例 湖南大學 |
||
10:50-11:05 |
主題報告八:湖南湘西苗族生土民居被動式節能策略研究 中南大學 |
||
11:05-11:20 |
主題報告九:河西走廊傳統民居建筑營造研究探討——絲綢之路甘肅段明清古建筑大木營造研究 蘭州理工大學 |
||
11:20-11:35 |
主題報告十:基于徠卡三維掃描技術在建筑領域數字化方面的應用 主講人:盧偉 徠卡測量系統貿易(北京)有限公司 |
||
11:35-11:55 |
點評互動 |
||
12:00-13:00 |
午餐(自助餐) |
教工餐廳 |
|
12月3日星期天上午:分會場四(建筑學院一樓展廳)
分會場四:深挖?精對象——多元文化視角下傳統民居演化與更新研究 |
|||
時間 |
內容 |
學術主持 |
地點 |
08:30-08:45 |
主題報告一:鄉村旅游資源開發潛力評價——以寬甸縣為例 大連理工大學 |
周立軍 聶倩 |
建筑學院 一樓展廳 |
08:45-09:00 |
主題報告二:功能復合視角下江浙地區村民中心建筑空間更新研究 北京建筑大學 |
||
09:00-09:15 |
主題報告三:東遼河流域人類早期聚落分布特征研究 沈陽建筑大學 |
||
09:15-09:30 |
主題報告四:基于土壤侵蝕分析的遺址保護緊迫性分級研究——以內蒙古赤峰地區為例 山東建筑大學 |
||
09:30-09:45 |
主題報告五:酉水流域古鎮店宅空間變遷比較研究 華中科技大學 |
||
09:45-10:00 |
點評互動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35 |
主題報告六:近代華僑在福建閩南地區教育理想的鄉村實踐 廈門大學 |
楊大禹 王軼 |
|
10:35-10:50 |
主題報告七:潮汕傳統村落審美價值可持續發展保護與探索 華南理工大學 |
||
10:50-11:05 |
主題報告八:撒拉族拱北建筑形制演變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11:05-11:20 |
主題報告九:黑龍江省傳統村落戶外公共空間適老性評價模型構建研究——以寧安市哈達村為例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11:20-11:35 |
主題報告十:吐魯番地區民居裝飾圖像的建構與傳承更新研究 華中科技大學 |
||
11:35-11:55 |
點評互動 |
||
12:00-13:00 |
午餐(自助餐) |
教工餐廳 |
|
會后考察:
12月4日:長沙出發前往湖南湘西矮寨、鳳凰古城;
12月5日:邊城,十八洞村,芙蓉古鎮;
12月6日:墨戎苗寨,返回長沙。
(會后考察為旅行社安排,費用自理,正式線路以旅行社行程為準)。
后附本次會議邀請函及參會注冊回執。
其他事項:
1、本次會議委托湖南久禧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協辦,由湖南久禧會展服務有限公司開具“會務費”發票。會務費可轉賬支付(轉賬時務必注明請注明“學校+姓名+第二十八屆民居年會”,個人參會注明“姓名+第二十八屆民居年會”),也可報到時現場刷卡或掃碼或現金支付,報到后統一開具電子發票。
2、本次會議論文集因周期原因,將在會議后寄出,請參會代表(含收錄論文作者)將接收論文集準確地址、聯系電話在回執中注明。
3、會議報到現場,可領取紙質版會議邀請函、論文錄用通知。
如您對會議日程安排、論文錄用、論壇宣講、會后考察、會議住宿等內容有任何疑問,請與會務組聯系。謝謝您的支持與參與!
主辦單位:中國建筑學會民居建筑學術委員會
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民居建筑專業委員會
長沙理工大學
承辦單位:長沙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協辦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建筑史專業委員會
支持單位:成都盛宇科教設備有限公司
徠卡測量系統貿易(北京)有限公司
廣州華之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會務組聯系人:
唐老師:18774843220
易老師:15827270187
會務組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