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領域)簡介及研究方
建筑與城鄉規劃方向師資力量較強,目前擁有專任教師57人,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16人,講師30人。學歷層次較高,其中具有博士學位23人。同時,有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5人,注冊規劃師8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外聘兼職教授10人。擁有獨立的教學及辦公大樓,有專業設計教室、實驗室、資料室、展廳、學術報告廳等,圖書資料充足,培養環境與條件較為完善。近5年來,本方向教師共承擔科研項目5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7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獲省部級科研優秀成果獎4項。本方向立足區域和行業,注重復合型、高素質專業人才培養,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城鄉建設高級應用型人才。
長沙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現為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評估分會理事單位、中國建筑學會團體會員,擁有湖南省城市規劃研究設計院等一批優秀實習基地,建立了良好的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機制。建筑學專業已通過住建部專業評估,獲得建筑學學士學位授予權,城鄉規劃專業目前正積極準備專業評估工作。學院擁有建筑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于2009年開始招收土木水利工程專業建筑與城鄉規劃兩個方向碩士研究生,目前已培養多屆研究生。
序號 |
研究方向 |
1 |
建筑設計(含建筑歷史等方向) |
2 |
城鄉規劃與人居環境設計 |
3 |
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設計 |
|
|
二、培養目標
培養面向未來國家建設需要,適應未來科技進步,掌握本學科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的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熟悉專業前沿,了解相關交叉學科領域,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能力,具有良好的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地域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地域建筑歷史與理論、城市(村鎮)規劃、國土空間規劃與人居環境設計、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等方向的創新型應用人才。
三、培養方式
1.采用全日制或非全日制脫產培養方式,實行導師負責制,導師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并組成以研究生指導教師為主的研究生指導小組,負責研究生的培養和考核。
2. 跨學科報考或其本科為非 5 年制建筑學和城鄉規劃專業的碩士生應根據研究方向補修本學科本科骨干課程 2 門。
四、學制與學分
1.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5年。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 3 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6年。全國專業學位教指委對學制有明確規定的以教指委要求為準。
2.課程學習時間原則上為一年。
3.最低學分要求
總學分 |
課程總學分(26學分) |
必修培養環節學分 (8學分) |
學位論文學分(34學分) |
學位基礎課 |
選修 課程 |
專業實踐 |
開題 報告 |
學位論文 |
公共基礎課 |
專業基礎課 |
68 |
6 |
12 |
8 |
6 |
2 |
34 |
五、課程設置
課程 類別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開課 時間 |
開課學院 |
備注 |
學位基礎課 |
公共 基礎 課 |
G121100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2 |
Ⅱ |
|
必修6學分 |
G1211002 |
自然辨證法概論 |
1 |
Ⅰ |
|
G1311003 |
工程碩士英語 |
2 |
Ⅰ |
|
G1212001 |
工程倫理 |
1 |
Ⅱ |
|
專業基礎課 |
G1011007 |
高等工程數學 |
3 |
Ⅰ |
|
至少選12學分 |
Z1711001 |
建筑設計與實踐 |
2 |
Ⅰ |
建筑學院 |
Z1711002 |
建筑創作方法論 |
2 |
Ⅰ |
建筑學院 |
Z1711003 |
注冊建筑師、規劃師理論與實踐 |
2 |
Ⅰ |
建筑學院 |
Z1711004 |
中國古建筑史論 |
2 |
Ⅰ |
建筑學院 |
Z1711005 |
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 |
2 |
Ⅰ |
建筑學院 |
Z1711006 |
城鄉規劃理論與實踐 |
2 |
Ⅰ |
建筑學院 |
Z1711007 |
城市設計理論與前沿 |
2 |
Ⅰ |
建筑學院 |
Z1711008 |
城市與區域規劃系統工程 |
2 |
Ⅰ |
建筑學院 |
Z1711009 |
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 |
2 |
Ⅰ |
建筑學院 |
Z1711010 |
城鄉人居環境理論與實踐 |
2 |
Ⅰ |
建筑學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選修課程 |
專業選修課 |
Z1712001 |
建筑設計實踐:高層建筑 |
2 |
Ⅱ |
建筑學院 |
至少選8學分 |
Z1712002 |
建筑設計實踐:大型公共建筑 |
2 |
Ⅱ |
建筑學院 |
Z1712003 |
建筑遺產保護理論與實踐 |
2 |
Ⅱ |
建筑學院 |
Z1712004 |
BIM與建筑數字技術應用 |
2 |
Ⅱ |
建筑學院 |
Z1712005 |
鄉村發展與規劃實踐 |
2 |
Ⅱ |
建筑學院 |
Z1712006 |
城市設計實踐進展 |
2 |
Ⅱ |
建筑學院 |
Z1712007 |
GIS技術與應用 |
2 |
Ⅱ |
建筑學院 |
Z1712008 |
城市社會學與社區規劃 |
2 |
Ⅱ |
建筑學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共選修課程 |
G1312001 |
英語口語(選修) |
2 |
Ⅱ |
|
|
|
|
|
|
|
|
|
|
|
職業素質課程 |
Z1712009 |
文獻閱讀與論文寫作 |
2 |
Ⅱ |
建筑學院 |
|
|
|
|
|
|
|
|
|
|
必修環節 |
開題報告 |
|
2 |
|
|
|
專業實踐 |
|
6 |
|
|
|
注:1.英語實行免修申請制度。
2.跨學科報考的碩士生需根據研究方向補修本學科本科骨干課程2-4門(具體課程名稱由導師制定),補修課程不列入培養計劃,不計學分,但必須通過課程考核,由學院負責檢查和審核。
六、必修環節及要求
1.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計2學分
在導師的指導下,在查閱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做選題報告,確定研究課題。開題報告時間定為第三學期末至第四學期初。學生應根據導師要求,撰寫書面選題報告,并制作幻燈片匯報材料。選題報告內容應包括: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與實踐進展綜述、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預期研究成果、存在的困難與解決途徑。學院組織開題報告答辯委員會進行答辯,通過開題答辯方可正式進入論文研究階段。
2.專業實踐,計6學分
具有2年及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應不少于6月,不具有2年企業工作經歷的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應不少于1年。專業實踐主要為科研與生產實踐工作,包括社會調查、室內外調研、科研實驗與分析、設計院與專業管理部門實習等。由導師負責安排、檢查和指導,最后寫出考核評語。經學院認定,通過此考核者此項記6學分。
3.學位論文中期檢查
參照長沙理工大學《關于提高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的若干規定》,學院組織中期檢查答辯委員會。碩士生中期答辯需匯報已完成的研究工作(已取得的成果),擬完成的研究工作(預計獲得的成果),如期完成整個論文工作的可能性,存在的問題與困難;以及后期工作計劃等。通過中期檢查答辯方可在完成畢業論文后申請畢業答辯。
4.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的要求
學習期間,研究生必須在在專業期刊上公開發表(或錄用)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1篇以上,并且論文要以長沙理工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研究生為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者,否則,不能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七、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的基本標準:論文選題科學,論文的基本論點、結論和建議應有學術價值或對經濟社會建設發展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論文內容應體現出作者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應反映出科學的研究方法和較熟練的技能;應具有新的見解和一定的科研或技術成果。論文具有科學性,專業性較強,邏輯清楚,文字表達準確,圖表規范清晰,引用資料必須標注出處,參考文獻寫作規范。
論文字數要求通常在3萬—7萬字之間,其他具體要求參照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有關規定。
遵守學術道德,如有抄襲剽竊和請人代寫等行為,按學校有關規定對有關學生和導師進行嚴肅處理。
學位點負責人簽名: 主管院長簽名:
學院公章: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