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8:00,“紅燭”科普筑夢團隊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澎湖村開展了中國非遺戲曲的科普活動。
為了讓同學們了解中國傳統戲曲,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主講人程子峰聲情并茂為同學們詳細完整地介紹了京劇和川劇的起源,地位,角色,表演形式,臉譜分類等知識,鼓勵大家在快節奏時代,慢下來,潛下心去發現傳統戲曲的魅力。
在講解川劇的變臉時,程老師結合變臉小玩具生動地展示了川劇變臉的過程,同學們耳目一新,饒有興致。京劇臉譜更是豐富多彩,十字門臉,六分臉,碎花臉,歪臉......鮮明艷麗的顏色、夸張的眉眼、五花八門的樣式,一時就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同學們聽得不亦樂乎?!巴?!原來戲曲中有這么多有趣的東西!我們以前知道的太少了!”同學們紛紛說道。
在京劇中,藝術家們為了更好地演繹經典,除了對服飾有一定的要求,還對顏色的選取搭配有一番學問。巧妙的顏色搭配不僅可以暗示人物身份,還能為接下來的故事情節營造氛圍,埋下伏筆。范一丹借助游戲就《霸王別姬》中虞姬的服飾顏色為大家介紹了中國傳統顏色以及并帶著大家分析了這些顏色在該故事中的作用,讓大家對戲曲中服飾的顏色有了別樣的理解。
程子峰繪聲繪色地為大家講述了《霸王別姬》這一經典故事,并回扣范一丹提到的顏色在情節中的作用,進一步加深了大家對顏色作用的認知。
通過這一堂課,同學們在領略到戲劇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的同時也意識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傳承。
(文/陳穎 范一丹 圖/陳喬鳳 周丹 一審/陳穎 二審/張曉烽 三審/王明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