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長沙理工大學“紅燭”科普筑夢團隊于洲上田村舉辦航空航天科普活動。此次活動采用航空航天知識講解、學生演練衛星發射和學生觀看水火箭升空實驗相融合的方式,引領孩子們走進航空航天的奇妙世界,走進火箭發射的神秘領域,激發他們對未知宇宙的探索欲望。
航空啟程,知識導航
“古有嫦娥奔月之神話,今有嫦娥探背之奇跡……”隊員劉丹從神話到現實,帶領孩子們踏進今天的航空小課堂。曾經幻想種種,如今也終成現實,孩子們驚嘆于人類的無限創造力,進而迫切地想要了解航空航天是如何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
“1783年,孟戈菲兄弟的載人熱氣球成功升空,1903年,萊特兄弟‘飛行者一號’載人飛行……”劉丹從人類初上天空為起點向孩子們講解人類航空航天史。科技進一步,太空近一步。孩子們跟著世界航空航天史的步伐,乘坐熱氣球到進入空間站,沉浸在人類科技的神奇與偉大里。
|
隊員劉丹給孩子們科普航空航天相關知識 |
赴九天,探蒼穹。孩子們坐上中國1960自行設計制造的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探索中國航空航天史,從宇宙高歌地方紅的“東方紅一號”到首次成功載人飛船“神州五號”,從嫦娥奔月成為現實到中國擁有自己的空間站。從落后世界一步到領先世界,孩子們臉上漸漸露出自豪的笑容。
追著火箭,沖出地球。孩子們正疑問如何把宇航員、衛星送往太空時,劉丹開始講解火箭的構造原理和發射軌跡。從助推器分離到星箭分離,孩子們的視野跟著衛星一起抵達太空,見證人類航空航天上的奇跡。
衛星發射演練場:孩子們的航天初體驗
“我想當衛星,我想當助推器……”孩子們在觀看衛星發射演練視頻后,爭先恐后地參與到屬于自己的衛星發射計劃中。選好完整的載星火箭后,孩子們按住火箭構造站好自己的位置,隨時準備執行指令。
|
孩子們按照火箭構造站好對應位置 |
“10,9,8……0,點火”代表助推器和一級火箭的同學擺動手臂充當尾焰,一聲“點火”全體隊員緩慢前進。
“各項飛行正常,助推器分離……星箭分離,各項飛行正常,衛星太陽翼展開”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成功發射自己的第一顆的衛星。最后老師宣布此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孩子們露出驕傲的笑容。
水火箭發射:探索升空的力量
火箭昂首,沖向天空。為了讓孩子們見證火箭升空的力量,“紅燭”團隊還在操場上準備了水火箭的發射裝置。
將組裝好的水火箭裝置放在操場中央,以確保火箭降落在預定空場位置;將水裝至礦泉水瓶三分之一處并放在軌道桿上。一人腳踩打氣筒,一人手握發射器。老師用力把氣打進礦泉水瓶,充當火箭飛行的燃料,助推火箭升空。
|
隊員們準備水火箭發射 |
“3,2,1”孩子們盯著火箭的空氣燃料狀況,興奮地倒數著。一聲“發射”,水火箭承載著孩子的期待迅速升空,那一刻,孩子們的呼喊聲響徹天空,宣告著水火箭發射圓滿成功。
航空航天,人類超越蒼穹的壯麗詩篇。此次航空航天科普活動不僅拓寬了孩子們航空航天領域的知識面,還增強了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使他們深切感受到祖國在航空航天事業上取的輝煌成就。
(文/劉丹 謝喆 圖/周宇翔 一審/謝喆 二審/張曉烽 三審/王明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