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一顆1號電池爛在泥土里會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遠失去利用價值。我們生活中產生的大量垃圾正在嚴重侵蝕我們的生存環境,學會垃圾分類,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3月25日下午,在長沙市天心區湘府幼兒園的一間教室里,能動學院“紅燭”科普筑夢團隊志愿者正在向孩子們科普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意義。
活動現場,志愿者胡湘茹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小朋友們介紹了垃圾分類的概念、必要性和具體方法等相關知識,舉實例講解了廢舊物品的可循環利用性。接著,互動小游戲和知識競賽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問題,分享自己對垃圾分類的理解。“紅色垃圾桶是用來收集有害垃圾的,比如過期藥品”“塑料盒是可回收物的一種”“廚余垃圾應該投放到綠色的垃圾桶里”......
志愿者們還精心準備了生活中常見的廢舊物品,帶領小朋友們分組開展趣味手工活動。廢紙盒變身書立、紙杯制成桌面垃圾桶、快遞袋折疊為收納盒……簡單的舊物在孩子們手中煥發新顏。志愿者們全程耐心指導,鼓勵小朋友們發揮想象力制作自己想做的東西,體會“變廢為寶”的成就感。“我以后要把家里的廢品都變成好玩的東西,這樣既環保又有趣。”一位小朋友興奮地說道。
這是能動學院繼“美麗校園行”、“空調維保”、“抽水蓄能科普小實驗”后的第四場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不僅幫助孩子們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更在寓教于樂中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幫助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后續,學院“紅燭”科普筑夢團隊將持續開展特色化、專業化、趣味化的志愿服務活動,注重將傳統文化、勞動教育、能源知識科普、科學實驗等深度融合,在實踐中強化責任擔當,在服務中收獲成長,在奉獻中綻放青春!
(文/陳穎 蔡詩婷 圖/謝宇航 一審/陳穎 二審/張曉烽 三審/王明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