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洞庭湖重點實驗室首頁>>公共平臺>>實驗平臺 |
1,水沙科學與水災害防治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水沙科學與水災害防治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在長沙理工大學水利實驗中心的基礎上組建,于2007年9月開始正式運行和對外開放,2010年4月通過湖南省科技廳驗收。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韓其為院士一直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長沙理工大學蔣昌波教授擔任實驗室主任。實驗室依托我校水利工程學院等在港口與航道、水文與水資源、水環境、水利水電等學科的行業優勢,立足湖南,面向全國,重點解決水資源開發利用、水生態水環境保護、水旱災害和河湖治理等涉水領域的重大問題。
實驗室的總體建設目標為:充分利用水利科學優勢,在我省建設一個硬件設施齊全、設備先進、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實力雄厚、國內一流水平的開放型實驗室,并通過努力使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依托重點實驗室,大力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科學研究,圍繞“水資源時空演變規律及可持續利用系統模式研究”、“水流泥沙運動機理及河流湖泊開發治理技術研究”、“水災害形成機理及防治技術研究”等三個穩定的學科研究方向,開展課題研究,使其研究水平上一個新的臺階,部分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本實驗室自組建以來,基于水資源、水利工程和水環境的基礎理論和研究熱點,針對我國特別是湖南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利水運工程建設、水環境污染防治、涉水事務管理實踐中的問題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需求,圍繞3個主要的研究方向開展了系列研究。2014-2016年統計期內,承擔各類科研任務165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4項,省部級項目7項,其余科技項目144項,科研經費總計3425.2萬元。
2,湖南省環境保護河湖疏浚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
湖南省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主要是依托我省環保領域內工程技術實力較強的高等院校、企業或科研機構,以環境污染防治需求為導向,以環境保護技術創新為宗旨,建設環境科技成果產業化、創新人才培養、組織科技交流與合作平臺。工程技術中心將通過科技開發和成果轉化,推動湖南省環保技術創新,加速環保科技成果產業化,促進環保產業發展,為污染控制、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本平臺將整合多方人才、技術和平臺優勢資源,形成校企優勢互補,面向河湖疏浚過程中底泥與疏浚余水處理污染控制關鍵技術、裝備研究及產業化應用,研發河湖疏浚及余水高效處理污染控制和疏浚底泥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技術與裝備,為環境管理、監督和決策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為我校雙一流學科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平臺。
3,水利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水利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依托我校水利工程學院以及“湖南省水利工程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建設,依照“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共享資源、提高效益”的指導思想和“虛實結合、相互補充、能實不虛”的建設原則,針對實際課堂教學與實驗過程中存在真實實驗平臺無法開展的、復雜性大、成本高、存在潛在危險的實驗內容,利用專業的仿真軟件以及自制的虛擬仿真實驗系統,基于網絡云計算以及信息化平臺構建具有高度真實感和精確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構建了面向水利類專業的立體化、多層次的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具體包括水力學與工程流體力學、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水利水電工程運行與管理、水資源與水環境、城市水循環設計與運行五大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共60余項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形成了“四層次、五模塊、五結合”的水利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
通過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使得實驗教學內容與科學研究、技術發展結合得更加緊密,學科優勢資源服務教學能得到更有效地落實,以虛實結合、互為補充的實驗教學模式提升了實驗教學效果,增加了學生的動手機會,提高了創新和實踐能力,畢業生的知識結構與社會需求更加吻合。
4,給排水綜合實驗室
5,水處理實驗室
6,水分析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