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區數十年以來圍墾筑垸、泥沙淤積和城鎮化發展,導致湖區水系連通程度正處在逐年降低,水系斷流、水體不暢和自凈能力減弱。當前,我省為了打造長江經濟帶“綠色長廊”,還洞庭湖一湖清水,正在湖區多個水系如澧水尾閭、大通湖垸、沅江五湖、芭蕉湖-東風湖-吉家湖、華容河等實施水系連通和疏浚清淤工程,亟需開展相關的水系連通關鍵技術,以滿足當前湖南省內的綜合治理洞庭湖區生態環境的重大技術需求。為此,2018年長沙理工大學參與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江河湖庫水系連通智能環保清淤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及示范”,承擔診斷洞庭湖區水系連通現狀、問題和需求,通過開展洞庭湖區水系格局形成、驅動與演變機制研究、洞庭湖區域水系連通格局的關聯性與適配性研究,建立湖區水系連通項目庫與實施方案,構建一套適合于湖區水系水文-水動力-水質要素的數學模型,為洞庭湖區開展典型水系連通工程示范與推廣,提供堅實技術和智力保障。本項目已發表CSCD核心期刊論文12篇,其中SCI和EI收錄各1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篇,已培養博士生1名和碩士生3名,正培養博士生1名和碩士生9名,獲得2018年長沙市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