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東院士40余年來一直堅持在邊疆從事建筑創作實踐及其理論研究,是我國在新疆地域建筑設計和理論研究方面的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在形成新疆民族地域建筑風格和發展地域建筑理論方面取得了多項重大成果,為新疆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先后完成了烏魯木齊烈士陵園、新疆友誼賓館三號樓、新疆人民大會堂、庫車龜茲賓館、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新疆館、烏魯木齊紅山體育館、新疆國際大巴扎、喀什老城區保護與更新等等一批優秀作品。2005年獲國際建協(UIA)羅伯特·馬修獎(改善人類居住環境獎),2006年獲我國建筑師的最高榮譽獎“第四屆梁思成建筑獎”。
在講座中,王小東院士先對喀什古城的歷史文化作了生動的介紹,然后對喀什古城抗震及其保護工作的各個方面做了深入透徹的解析;以高臺民居的保護與改造實踐為例,介紹了他們在舊城保護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為當地居民解決生存、發展問題所做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最后,王小東院士對“地域建筑與普世”理論概念作了深層次的闡述。王院士作為一個建筑師的博大情懷贏得了師生們的深深尊重和陣陣掌聲。
王小東院士還詳盡回答了在場師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互動與交流。王小東院士的報告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其淵博的知識與深刻的見解,使到場的老師及同學深受啟發和教益,對我們提高學習與設計能力具有很強的啟發和指導意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