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所屬領域(或研究方向):隧道與地下工程
科技成果名稱:隧道襯砌結構隱伏質量缺陷精細化識別關鍵技術研究
成果簡介:
u目前,國內外關于隧道襯砌結構隱伏質量缺陷識別暫停留在定性地判斷(即有無),存在主觀隨意性大、檢測準確率低,實際應用效果并不理想等問題,主要原因是缺乏與無損檢測手段相匹配的信號分析方法。
u凌同華研究團隊開發了可以有效識別和量化隧道襯砌結構隱伏質量缺陷的關鍵技術,實現了隧道襯砌結構隱伏質量缺陷的有效識別與精準定位,相關研究成果被中國公路學會評審專家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隧道無損檢測技術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u本項目共產出科研論文3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3項,項目成果獲2020年度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成果展示:

圖1 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圖2 室內沙箱空洞模型試驗

圖3 室內沙箱空洞模型的三維可視化過程

圖4 工程現場隧道襯砌結構質量缺陷檢測

圖5 工程現場部分檢測結果
技術指標:
序號 |
指標名稱 |
參數 |
1 |
模型試驗隱伏空洞缺陷識別及量化尺寸 |
≥10cm |
2 |
模型試驗隱伏裂縫缺陷識別尺寸 |
≥5mm |
3 |
模型試驗隱伏空洞三維體積擬合率 |
≥98.6% |
4 |
隧道工程現場隱伏質量缺陷識別率 |
≥94.88% |
5 |
隧道工程現場隱伏質量缺陷量化精確度 |
≥86.6% |
技術成熟度:產業化階段
知識產權:
序號 |
專利號 |
專利名稱 |
狀態 |
1 |
CN201210479016.6 |
一種隧道施工期間周邊位 移監控量測系統 |
授權 |
2 |
CN201510407632.4 |
一種高壓富水特大斷層軟 弱角礫巖隧道的施工方法 |
授權 |
3 |
CN201711439863.9 |
一種生態景觀擋墻 |
授權 |
4 |
CN201910388443.5 |
一種基于提升格式的探地雷達信號用小波基構造方法 |
實審中 |
5 |
CN201810179914.7 |
一種基于匹配追蹤和小波變換的管片隱伏裂縫識別方法 |
實審中 |
6 |
CN202110757003.X |
一種探地雷達隱伏裂縫偏移成像方法、系統、終端及介質 |
實審中 |
轉化方式:合作開發
市場分析:
u該技術可用于隧道襯砌結構隱伏質量缺陷精準識別,能夠顯著提升我國隧道的建設質量和運維水平,為我國隧道工程的技術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具有很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u該技術還可應用于道路路面質量檢測和城市地下管線檢修工作中,能夠有效提高探地雷達應用于各類工程中的識別準確率。
u該技術成果已在中鐵南方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深圳地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得到成功應用,所開發的強干擾復雜環境條件下隧道襯砌結構隱伏質量精缺陷細化識別及其三維可視化關鍵技術,實現了對隧道襯砌結構隱伏質量缺陷從定性識別到精準定位和三維量化的質的飛躍,為企業累計間接新增利潤約 24094 萬元。
團隊情況:
團隊成員 |
凌同華(團隊負責人) 黃阜、徐澤沛、肖南、張亮、谷淡平、余彬、 何文超、華斐、劉賢俊、劉文俊 |
項目聯系人 |
凌同華 |
電子郵箱 |
lingtonghua@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