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2日下午,我院通識教育學術講座第二講《地球空間中的能量交換》在云-工一B-202順利舉行。本期講座由我院青年教師高中磊博士主講。
高老師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向同學們展示了“地球磁場阻止高能粒子”圖片及動畫。隨后,通過提問的方式和同學們進行互動。高老師就“為什么要進行深空探測?”、“研究帶電粒子運動的意義是什么?”、“導致帶電粒子演化的重要機制有哪些?”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地講解。
本次講座高老師引用大量數據、圖表、動畫作為例證,向同學們介紹了地球空間中高能粒子的危害和形成機制:地球捕獲了大量的高能帶電粒子,能量可從幾keV延伸至幾MeV,它們的運動可以造成一些空間天氣災害效應,例如磁暴和單粒子反轉。它們的產生和演化與空間中多種多樣的能量傳輸有關,例如磁重聯和波粒相互作用。
本次講座讓同學們在地球空間領域的有了新的探索和新的思考,對同學們了解空間物理起到了積極的意義。
(文、圖/漆一枝 審/劉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