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長沙理工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于2004年合并成立,下設物理系、電子信息系和物理與電子綜合實驗中心。1985年開始物理學本科招生,2006年開始碩士研究生招生,2017年獲批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
學院具備從本科、碩士到博士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和人工智能5個本科專業,其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和“物理學”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電子科學與技術”為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含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4個二級學科)、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電子信息專業學位類別碩士授權點,具有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的資格。目前在校本科生1909名,碩士研究生308人,博士研究生28人。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由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領銜的優秀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00人,專任教師中教授22人,副教授25人,博士73人,博士生導師16人,碩士生導師 52人。其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湖南省二級教授2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湖南省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2人,湖南省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2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湖南省121創新人才培養工程)人選9人,湖南省優秀教師1人,湖南省優秀實驗教師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9人,湖南省教學能手1人,長沙理工大學“湖湘學者”人才計劃人選9人,學校教學名師2人,學校師德標兵3人。
學院具有良好的科研平臺。擁有“電子科學與技術”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學科、“柔性電子材料基因工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近地空間電磁環境監測與建模”湖南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地球空間環境探測與建模”湖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近年來,獲國家級科研項目7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88項,其中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3項,其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5項。縱向進校經費6331.65萬元;在Nat. Commun.、Phys. Rev. Lett.國際知名刊物上發表論文318篇;獲得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湖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8項。
學院人才培養條件優越。與知名企事業單位共建了“空間電磁波模擬、探測與天氣預報”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柔性電子材料物理”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集成電路設計和制造”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車規電子器件與DSP芯片技術”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電子信息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電子信息類專業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光電信息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等7個省級人才培養平臺。同時學院還設有大學物理、近代物理、光纖傳感、光信息技術、微弱信號檢測、機器學習技術、機器視覺、電磁兼容、嵌入式、集成電路設計與驗證、集成電路工藝等教學實驗室,另有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驗室、人工智能創新實驗室面向全體學生開放、培訓。實驗室總面積8682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6000余萬元。此外,學院還有穩定的校外教學實習基地14個。
人才培養質量高。近五年,本科生獲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的學生人數500余人次,其中國際級獎勵4人次,國家級獎勵147人次,包括2018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金獎,第四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銀獎和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揭榜掛帥”專項賽一等獎;獲得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62項,發表學術論文15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項。近五年,研究生獲省部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87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4項),發表高水平論文198篇,獲國家授權專利18項。
近年來,本科考研錄取率穩定在30%左右,就業率穩定在90%左右,每年向華為、格力、創維、藍思、威勝、景嘉微等國內外行業知名企業輸送大量人才,同時還涌現了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李新普、楊剛等先進典型。學生主要從事電子類產品的生產、開發,電子信息系統的開發、應用、維護等。學生自主創業意識強,注冊成立了湖南塞伯睿機器人技術(長沙)有限公司,長沙納威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數據更新至202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