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7日至8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院士蒞臨我校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指導工作。10月7日,王院士參觀了我校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近地空間電磁環境監測與建模”,對實驗室的建設提出了一系列的寶貴意見,提出要將基礎科學研究與應用實踐相結合,充分發揮物電學院物理學與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促進重點實驗室和學院的快速發展。
2021年10月8日上午,王赤院士應邀在理科樓B413作了題為“空間科學的詩與遠方”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張國強主持,共150余名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王院士的報告從空間科學內涵、空間科學最新進展、我國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和對空間科學發展和展望四個方面展開。王院士首先深入淺出地講述了空間科學的涵義,并針對空間科學的發展歷程,從地球空間的觀測開始,介紹了對月球、太陽、太陽系行星和彗星的探測任務和相關領域最新進展,分享了他對空間科學發展脈絡的思考,使師生們理解了人類探索空間科學的意義、目的。隨后,王院士詳細介紹了我國對于人類空間科學發展的貢獻,其指出我們雖然起步晚,但我們迎頭趕上,通過悟空號、墨子號、慧眼號等一系列空間科學探索衛星的探測,貢獻出了很多世界級的新發現。中國空間科學界后續將繼續依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將依托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等國家重大科學計劃,規劃和開展各類空間科學計劃。最后,王院士帶大家展望了空間科學地未來,這是人類自走出非洲以來的第五疆域探索,強調中國人要對人類文明做出自己的貢獻,并鼓勵現場的大學生投身空間科學,為實現我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激起了現場陣陣掌聲。
此后,王院士還參加了與物電學院教師代表的座談會。王院士對物電學院的相關學科發展規劃提出了建議,并聽取了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當前的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困惑,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砥礪前行,為國家科技發展添磚加瓦。
(文、圖/劉斯 審/張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