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長沙理工大學第二十屆研究生博力學術論壇人工智能專題論壇在物電學院順利舉辦。本次專題論壇由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院主辦,物電學院承辦。論壇邀請了國防科技大學陳博副研究員,長沙地大物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火生旭,上海大學歐陽潤海博士等專家作大會報告。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李毅及物電學院全體領導出席論壇,學院200余名師生在現場聆聽了大會報告。
本次論壇日程分為開幕式,大會報告,分會報告三個部分。上午8:30,論壇正式召開,開幕式由物電學院副院長張衛兵主持,研究生院副院長李毅致開幕詞。李毅表示,人工智能是一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廣闊天地,本次論壇以“人工智能”為主題,旨在為廣大研究生提供一個高起點、寬視野、多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他希望物電學院全體研究生珍惜此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在人工智能研究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物電學院常務副院長鄧科也在隨后的致辭中強調了人工智能對于各個學科的重要性,并鼓勵參會研究生多與專家交流,切身提升自己的科研素養和創新能力。
開幕式結束后,陳博教授首先作了題為“AI賦能極端條件物質結構的原子尺度研究”的專題報告。陳博副研究員通過融合人工智能與物理計算方法,將第一性原理精度計算擴展至百萬原子量級,研究極端條件下物質結構相變的動態演變過程,為理解動態載荷下的相變過程提供了新的途徑,也為極端條件下物質的科學探索開辟了新視角。
火生旭總經理以“未來已來:大模型重構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為主題作了專題報告。報告通過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和應用領域進行介紹,深度分析了在未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趨勢以及對于人類生產生活方式變革的重大意義。
歐陽潤海教授以“可解釋AI算法開發及其在催化中的應用”為題,圍繞人工智能對于催化基礎研究的重大作用,詳細論述了利用前沿可解釋機器學習符號回歸算法SISSO,從模型建立到物理意義分析、到公式推導驗證、到最后提出決定催化領域著名實驗現象“強金屬-載體相互作用”(SMSI)的一般性判據原理的過程。
本次專題論壇還分設了三個分會場,參與分會場報告的研究生向參會的專家與老師匯報了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與專家進行了面對面交流,現場氣氛活躍,學術氛圍濃厚。分會場報告結束后,評審專家在收到的18篇報告中,評審出優秀論文一等獎3篇、二等獎6篇、三等獎8篇。
此次人工智能專題論壇吸引了全院研究生積極參加,激發了研究生們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熱情同時開闊了研究生們的科研視野。物電學院將以此次人工智能專題論壇順利舉辦為契機,不斷提高學院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水平,力爭突破電子信息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
(圖文/譚寅暄 李中睿 一審/蔣琳嬡 二審/宋國寧 三審/張國強)
上一條:東南大學董帥來我院進行學術交流
下一條:物電學院98屆校友楊道虹回訪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