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為向少數民族地區的孩子們傳播前沿科學知識,助力鄉村振興駛向“快車道”,長沙理工大學“小小科學家”科普志愿服務隊走進湘西州吉信鎮完全小學聯合開展公益科普志愿活動,活動以專家科普講座、趣味科學實驗等豐富形式展開,參與人員有長沙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李靈均教授、中南大學顏果春副教授、長沙理工大學物電學院團委書記趙俊程老師及大學生志愿者。
活動開始,李靈均教授為孩子們帶來有關新能源發展的主題科普講座,他分別從能源安全、可再生能源介紹及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出發,通過提問、舉例等方式給孩子們科普當代新能源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緊接著由大學生志愿者鐘雪為孩子們帶來了有趣的科學小實驗——“自制吸塵器”,讓孩子們在實驗中掌握物理知識。
隨后,中南大學顏果春副教授向孩子們分享關于“如何成為一名科學家?”的科學思政課堂,顏教授圍繞“多思考、多動手、多總結、勇突破”的四個關鍵詞展開,勉勵孩子們向偉大的科學家學習。在大學生志愿者馮茜主講的“天文望遠鏡”實驗里,孩子們拿著各自的天文望遠鏡凝神向里面望去,手舞足蹈地描述剛剛看到的遠方景色。小小的天文望遠鏡讓孩子們望見遠方靠近科學,窺見科學宇宙的一角。
據悉,科普活動后志愿者們為偏遠山區小學捐贈了學習用品。此次科普活動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前沿科學知識的平臺,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培養了他們探索世界的勇氣和創造能力,讓他們在探索科學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長沙理工大學“小小科學家”中小學生基礎科學公益科普項目自創建以來,8年來,服務足跡遍布新疆、西藏、青海、湖南各地,合作共建公益教育基地和鄉村人才孵化基地50余所,累計開展2000余場公益活動,超40000人次受益。未來,小小科學家團隊將繼續優化科普教育課程,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質,讓科學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結出豐碩的果實。
(圖文/鐘雪、馮茜 一審/趙俊程 二審/李靈均 三審/張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