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下午,應我院邀請,北京計算科學中心夏鈳教授蒞臨我院指導工作并為我院師生做了一場題為“諧振腔自旋電子學”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丁開和副院長主持,學院部分老師、本科生和全體研究生聽取了報告。
丁院長首先向大家介紹了夏鈳教授。夏教授是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Chair Professor,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主要從事量子輸運理論、自旋電子學仿腦計算、電子結構計算方法發展等方向的研究。夏教授自行發展了基于第一原理計算納米體系電子輸運的理論方法,可以同時處理真實材料在實驗條件下的電子及自旋輸運問題,并在SCI收錄的雜志上發表文章80余篇(含Nature Nano.PRL等10余篇),在國際會議做邀請報告數十次。
報告會上,夏教授介紹了經典耦合振蕩器和工作頻率相似的諧振振蕩器的工作原理和適用場合,指出耦合諧振子、非耦合諧振子和耗散耦合諧振子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特性,并向大家展示了其EDA研究方向所取得的初步理論成果:使用磁性隧道結作為神經元的循環神經網絡(RNN),訓練后可按照筆順書寫漢字。這使得同學們在感嘆夏教授科研成果的同時,對自旋電子學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最后,夏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制作類腦計算芯片的技術路線,主要經過了第一原理計算、微磁學仿真模擬和工藝流程仿真模擬三個階段,指出學科之間不應該有限定邊界,告誡同學們要學會把不同學科的技術知識“為我所用”。
講座結束后,夏教授與我院院長、書記及部分青年教師進行了座談交流,對我院學科與專業建設提出了建議和指導,并表示愿意以后與學院有更多的學術交流,協同獲得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