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學生對光通信關鍵技術研究進展的了解,12月4日下午16:00,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在云塘校區云工一B209舉辦“光通信關鍵技術研究進展”通識教育講座,本次講座由胡力文博士主講。
在光網絡的傳輸鏈路上,高階調制的光信號經過大容量、長距離的傳輸之后,會由于收發器件的缺陷和光纖鏈路的損傷而極度惡化,直接在光域上對信號進行損傷補償難度太大。目前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在信號的接受端,利用相干檢測和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對受損信號進行補償和均衡。但目前傳統的DSP算法依然具有缺乏智能學習能力、補償損傷類型固定、依賴鏈路場景等缺點,在光網絡中,由于動態路由、混合調制、靈活頻譜等特點使得原有的DSP算法不再有效。因此,探索新技術、新算法對增大光信號傳輸容量和延長其傳輸距離至關重要。本報告將介紹光通信關鍵技術目前的研究進展,并分享光通信、電力通信、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工作。
聽完之后,同學們都感受到胡博士在這個領域濃厚的知識底蘊,大家激情澎湃,自發響起陣陣熱烈掌聲。在提問答疑環節,大家依次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胡博士也耐心的為大家一一解答,加深大家對本次講座知識的理解。這次講座激發了同學們對光通信關鍵技術的興趣,同時大家也學習到了豐富的知識,開拓了視野。
(文、圖/徐娜,一校/周勇,二校/張冬、三校 /范志強, 一審/張冬、二審/范志強 審/張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