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最近最好的2019中文,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

網站首頁 > 正文

學院新聞

我院老師積極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發布日期:2016年12月05日 來源: 作者:

付臻、譚蓮香老師參加“第五屆亞太翻譯與跨文化研究論壇”

2016年10月28日至30日,“第五屆亞太翻譯與跨文化論壇”在美國夏威夷大學召開。此次論壇由美國夏威夷大學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聯合主辦,會議主題為“翻譯與社會”。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中國、挪威、丹麥、澳大利亞、印度、泰國、菲律賓、日本、韓國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80余所高校約130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學術盛會。

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教授Puakea Nogelmeier、美國天普大學Lawrence Venuti教授、加拿大渥太華大學Luise von Flotow教授以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Theo Hermans教授做了主旨發言。香港嶺南大學孫藝風教授、挪威奧斯陸大學Cecilia Alvstad教授、澳門大學張美芳教授、以及泰國朱拉隆功大學Phrae Chittiphalangsri副教授分別做了主題發言。

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付臻和譚蓮香的論文被組委會錄用,并受邀參加了此次學術會議。在該論壇上,外院教師認真陳述論文,積極參與學術交流,開拓了視野,也在這一國際學術平臺上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唐梅秀副教授參加“但丁﹒中國﹒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6年11月5至7日,外國語言文學系唐梅秀副教授參加了“但丁﹒中國﹒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但丁在中國:當代藝術展,會議期間交流了學術論文,同時應邀為學術會場與畫展做繼續口譯員,以及長城游覽聯絡口譯員,得到中外學者與藝術家的好評。

本次會議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基督教文藝研究中心,與意大利米蘭圣心大學、意大利瑪切拉塔利瑪竇研究中心聯合舉辦,在北京師范大學校園召開,是一次國際性高層學術會,來自意大利、美國、俄羅斯、德國、比利時的但丁研究專家及國內學者共四十多位,圍繞但丁詩學、《神曲》研究、但丁與中世紀研究、但丁與文藝復興、但丁與藝術、但丁在中國等諸多議題展開學術討論。同時,展出30多位當代中國藝術家新近創作的但丁題材的藝術作品,是國內第一次以世界文化名人為主題的藝術展,引起國外藝術觀賞者的濃厚興趣。

早在1893年,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意大利版序言中就指出,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但丁研究涉及到古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基督教文化等等文化積淀,是世界人文學術領域中著名難題。雖然但丁的譯介在國內已有近百年歷史,但是,但丁研究相對來說仍處于失語狀態,本次會議是國內第一次以但丁為專題的國際研討會。國外學者從哲學、神學、科學、詩學、意識形態等等跨學科角度進行研究,也體現了語文學、版本學的深度;國內學者或思路宏闊、本土化意識強,或從文化比較、文本細讀和翻譯等多視角進行探討,展示了國內文學研究的水平。

唐梅秀副教授發言的題目是《圣經文化語境下< 神曲>中“愛”的多維向度解讀》,體現了文學、神學、哲學的跨學科研究特色。她認為,解讀但丁的詩不可將內容與形式隔離開來,也就是說,必須將主題學與詩學統一起來。《神曲》的三韻體連環韻式象征著一種永恒的神性;其核心主題就是“愛”的問題。《神曲》的創作深受基督教文化和圣經的影響,從圣經文化語境出發,可闡釋但丁“愛”的哲學內涵及其長闊高深的多維向度:即神對人以及自然萬物的愛,人對神的愛、人對己的愛,人對他人,以及人對自然物質界的愛。人間的情愛,在上帝圣潔之光里才能趨向真善和美。《神曲》中但丁的兩位導師,即代表那個時代的古典哲學、詩學與修辭學的維吉爾,以及代表文學的貝爾納,雖然都帶領他走過一段人生的道路,但卻都沒有能夠領他到達人生最完美的頂點。最后,只有代表圣愛的貝阿特利采才引領他進入了天堂,使詩人得以見到上帝的榮光。詩人但丁以“愛”為旗,對生與死、物質與精神等人生的矛盾與困惑進行深入思考,在復雜惡劣的外部環境下將目光轉入內視并仰視,開辟了一條屬天的崇高、圣美之路,揭開了歐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序幕,在意大利由中世紀向近代社會轉型的時期,吹響了信心和希望的號角。

羅春霞副教授應邀參加中美詩歌詩學協會第五屆年會

2016年11月11-14日,羅春霞老師應邀參加了在洛杉磯舉辦的中美詩歌詩學協會第五屆年會。來自世界多國的兩百位學者、詩人與會長帕羅夫院士、副會長伯恩斯坦院士和聶珍釗等教授一起相聚加利佛利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心城區校區,就現當代詩歌文本實驗、美國詩歌中的中國元素、美國詩歌與中國新詩等議題展開研討,分20個專題小組討論、2場大會發言,該會開設了詩歌朗誦、詩劇表演、中美詩人對話、詩歌出版與傳播圓桌會議等專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成果豐碩。羅春霞老師應邀做了“The Influence of Sino-Japanese Poetry on the British-American Imagist Movement”(中日詩歌對英美意象主義詩歌的影響)的報告,并獲得廣泛好評。

附件:

  • <samp id="20me8"></samp>
    <fieldset id="20me8"><var id="20me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