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于2021年9月26日至9月29日在長沙舉行,并取得圓滿成功。經過層層選拔,我校外國語學院32名研究生成為了本次博覽會的志愿者,助力外國友人來“湘”會。
經歷了一整天緊張而充實的培訓后,32名研究生迅速進入各自崗位,在會議協調、專題活動、展覽展示、大使接待等工作上,為外國友人提供志愿者服務。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志愿者們不懼高溫,堅持佩戴口罩,克服各方面的困難,認真完成組委會交于的各項任務,受到大會主辦方及與會嘉賓的肯定與贊賞。
研究生們紛紛表示,此次志愿者工作不僅為他們提供了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也為他們各自科研活動開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MTI專業的研究生表示他們在此次志愿者工作中遇到一些翻譯問題,在同外國友人交談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解決策略和方法;外國語言文學專業的研究生則收獲了大量的一手語料作為自己日后的研究對象,為探討不同的語言現象以及語言與文化之間的碰撞提供了語料素材。
“雖然分配給我的任務看似和翻譯毫無關系,但翻譯本身就是一種語言間的交流。在實踐過程中,正因為有成功的交流,志愿者工作才能穩步進行。翻譯理論學習中強調的“精準、簡單”的表達方式,啟發我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發生問題時不糾纏細節,解決問題本身,提高溝通效率。”
——2020級研究生孫鑫
“從讀研開始,我就對中非文化對比研究很感興趣,而這次中非博覽會的志愿者工作恰好讓我近距離見識到中國和非洲在半個世紀多以來豐碩的合作成果。當我看到中國技術支持非洲穆加貝國際機場的改建、埃及光伏電站的建成時,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同時,非洲也給中國帶來了豐富的物種和礦產資源,中非合作互惠互利。雖然這次志愿者活動很苦很累,但這種獨一無二的體驗卻對我將來深入開展中非文化對比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2020級研究生邱俊珺
本次博覽會,我所在的部門是展覽展示部綜合協調組,接待外國人來到湖南館看展,我發現很多外賓都對湖湘文化產生了深厚興趣。但由于自己在某些方面了解的不夠多,無法全面的與他們分享,而身邊有些志愿者能自如地與外賓無障礙交流,有些還能同時講幾門語言,使我對自己的翻譯實踐水平進行了反思。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文化擺渡者,我急需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提高翻譯實踐能力。
——2020級研究生陳實
展會結束后,2020級研究生段茹青對自己為什么參加志愿者工作進行了總結:“為外語人傳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那份責任、為活動中不斷成長的那份喜悅、更為大會圓滿結束時的那份感動”。
在此次中非經貿博覽會上,外語學院研究生志愿者們順利完成了為期四天的志愿者工作,同時也收獲頗豐,不僅切實感受到了文化擺渡的重要性、找到了各自科研創新點,也在人生經歷與人生感悟上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與提升。




(文/胡珍銘、姚堯 圖/姚堯 審/武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