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通字【2018】28號
關于建設雙創實踐實訓課程的通知
校屬各學院: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8年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廳函﹝2018﹞20號)通知精神,著力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優質課程,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實訓教學體系,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擴大覆蓋面,促進項目落地轉化。學校決定建設一批雙創實踐實訓課程,第一批試點建設課程不超過15門,現就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課程設置的基本原則
雙創實踐實訓課程應當依托一個創新創業競賽、創新創業團隊或初創公司來開展教學組織。注重創新創業項目培育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認可教師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指導中的教育與輔導作用,認可學生的自主、自發學習,把真正參與創新創業實踐的大學生以及自主進行創新創業實踐的學習活動納入到教學工作體系中。
二、課程的開設程序
1.課程教師由校內在職在崗教師擔任,而且必須是實際上在輔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競賽中有一定經驗,或者已經指導至少一個較為成熟穩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以往指導學生參加競賽效果、創新創業團隊或者是初創公司的發展狀況,是評價教師是否勝任創新創業實訓課程教學任務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申請教師是課程建設和教學組織實施的責任人。
2.課程教師提交申請后,由創新創業學院組織進行考察和立項論證。
3.已經取得學科競賽較好成績、或入駐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的項目團隊、或已經注冊成立公司,其指導教師可優先被遴選為雙創實踐實訓課程指導教師。
三、課程的教學管理
1.雙創實踐實訓課程建設由教務處和創新創業教育學院聯合組織實施,納入學校公共選修課程管理和年度教學目標管理考核。
2.雙創實踐實訓課程按學期開設,每門課程記2個學分,32個學時。獲校級競賽獎勵的可申請第二課堂學分,獲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獎勵的課程學分可沖抵專業選修課程學分。
3.由課程教師聯合創新創業項目團隊選拔和考核選修對象,每門課程的教學班級容量控制在50人以內,少于10人則課程不得開設。由多名教師聯合建設和開設的課程(特別是競賽實訓類課程),可對班級容量的限制放寬。
4.課程建設由創新創業教育學院考核評估,并報教務處列入課程教學計劃。并按學校教學工作業績值計算辦法計算課程教學工作業績值。
四、課程的教學與考核
1.雙創實踐實訓課程依托創新創業競賽、創新創業團隊進行教學組織,應將創新創業項目培育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有機結合,鼓勵多學科、多專業學生的交流與融合培養。
2.探索靈活的教學內容組織形式,鼓勵學生自發自覺的實踐學習。應將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團隊、課題研究、項目實驗、產品研發、軟件開發、品牌建設、宣傳設計、網站建設、新媒體運營和創新創業競賽等活動認定為課堂學習。
3.注重教學實效,堅持目標考核的原則。應將學生開展創新實驗、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取得軟件著作權、獲得競賽榮譽和自主創業等情況納入成績評定和考核內容。
五、課程建設經費資助
1.對立項建設的一般雙創實踐實訓課程,學校提供1萬元課程建設經費資助。對入選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雙創實踐實訓課程,學校追加2萬元課程建設經費資助。對入選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雙創實踐實訓課程,學校追加4萬元課程建設經費資助。
2.課程建設資助經費可用于教師進修培訓、教學與實驗小型或零星設備的購置、知識產權的申請、教學短視頻制作、教學資源或教學網絡平臺建設的支出,以及其它相關物資與服務費用的支出,不得用于個人勞務費的支出。
六、申請程序
1.申請資料提交。申請人應于5月8日前向創新創業教育學院提交申請,申請材料應包含:(1)申請表(見附件2);(2)課程教學大綱(參考附件3);(3)課程開課計劃;(4)學生學習效果考核與評價指標。申請材料應匯總為一份MS word文檔提交。紙質文檔一份報送創新創業教育學院教學科楊冬冬老師(新能源大樓1棟102),電子文檔報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電話85256035。
2.課程建設立項評審。創新創業教育學院于5月20前組織評審認定,通過審閱申請材料,進行項目團隊現場考察等方式進行。
3.教學管理報備。創新創業教育學院于5月30前將立項建設課程信息向教務處報備,由教務處審批決定課程的教學實施。
教務處
工程訓練中心、創新創業教育學院
2018年4月26日
附件1:
雙創實踐實訓課程建設規劃指導目錄
一、針對重要賽事的團隊培訓與輔導課程
1.《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與實踐》,針對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2.《電子設計實踐實訓》,針對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3.《工程訓練綜合能力實訓與實踐》,針對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
二、創新創業項目培育與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名稱可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4.《電網安全技術開發與應用》
5.《工業機器人開發與應用》
6.《仿真計算軟件開發與應用》
7.《無人機開發與應用》
8.《新能源技術開發與應用》
9.《先進工程建造技術開發與應用》
10.《電子產品開發與應用》
11.《人工智能技術開發與應用》
12.《新材料開發與應用》
13.《電子商務實踐》
14.《文化與創意服務實踐》
15.《生物技術開發與應用》
附件2:
雙創實踐實訓課程立項建設申請表
課 程 信 息 |
課程名稱 |
|||
選修對象* |
||||
課 程 教 師 ** |
姓 名 |
學歷/職稱 |
||
姓 名 |
學歷/職稱 |
|||
… |
學歷/職稱 |
|||
所在學院 |
專業領域 |
|||
聯系電話 |
||||
依 托 項 目 |
項目名稱 |
|||
負責人姓名 |
所屬/畢業學院 |
|||
是否注冊公司 |
[ ]是, [ ]否 |
|||
團隊培育場所 |
||||
項目簡介 |
||||
教 師 業 績 |
主要介紹教師在指導對應的項目團隊所取得的進展和成績。
|
|||
學 院 審 核 意 見 |
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簽章) 年 月 日 |
*選修對象可以面向全校學生選修,也可限定學院和專業的學生選修。
**課程教師可以是多名教師組建的團隊。
附件3:
雙創實踐實訓課程教學大綱(參考)
(應參考學校課程教學大綱進行編寫)
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課程是針對已經成立創新創業項目團隊,或者是準備加入一個創新創業項目的在校本科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課程?,F制定其教學大綱,供參考使用。
一、課程基本信息
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課程為選修課,總學分計2學分,總學時為32學時,考核方式為考查。
二、課程目的和任務
通過開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課程,使學生參與一個創新創業項目,在實踐中學習創新創業的技能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三、課程要求和教學方法
創新創業實訓課程依托創新創業團隊進行教學組織,應將創新創業項目培育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有機結合,鼓勵多學科、多專業學生的交流與融合培養。探索靈活的教學內容組織形式,鼓勵學生自發自覺的實踐學習。應將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團隊、課題研究、項目實驗、產品研發、軟件開發、品牌建設、宣傳設計、網站建設、新媒體運營和創新創業競賽等活動認定為課堂學習。注重教學實效,堅持目標考核的原則。應將學生開展創新實驗、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取得軟件著作權、獲得競賽榮譽和自主創業等情況納入成績評定和考核內容。
四、主要課程內容與教學要點
1.創新創業團隊建設
通過整合創新創業團隊,了解創新創業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認識團隊建設的重要性,掌握組建和管理團隊的基本方法。
2.創新方法與技術
通過創新性設計和開發訓練,使學生了解市場需求,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了解創新產品設計、研制和開發的過程和基本規律。
3.交叉與融合創新
通過產品或裝置的創新開發與設計,訓練不同專業背景學生的知識綜合應用,訓練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
4.知識產權保護
通過知識產權申請的實踐訓練,了解知識產權保護的有關內容和范疇,學習知識產權保護的程序和申請文件寫作規范。
5.項目演示和推介
學習技術文件的編寫規范,學習PPT制作方法和技術,了解和學習項目演示的方法和技能。
6.新媒體建設與運營
學習基于IT技術的新媒體平臺建設技術,訓練宣傳文案寫作、美術編輯、視頻制作、版面編輯的技術和方法,了解和學習媒體內容的推送和傳播方法。
7.創業機會和創業風險(可選)
通過創新創業實踐,使學生了解創業機會及其識別要素,了解創業風險類型以及如何防范風險,了解由創業機會開發商業模式的過程,掌握商業模式設計策略和技巧。
8.創業資源和創業計劃(可選)
通過創新創業實踐,使學生了解創業過程中的資源需求和資源獲取方法,特別是創造性整合資源的途徑,認識創業資金籌募渠道和風險,掌握創業資源管理的技巧和策略。使學生認識創業計劃的作用,了解創業計劃的基本結構、編寫過程和所需信息等,掌握創業計劃書的撰寫方法。
9.創辦企業與營銷管理(可選)
通過創新創業實踐,使學生對企業本質、建立企業流程、新企業成立相關的法律問題和新企業風險管理等有所了解,進而認識到創辦企業所必須關注的問題。使創業者掌握多媒體運營、網站開發建設和運營的方法,進而認識和了解新時代互聯網營銷方法。
10.財務管理和財務風險(可選)
通過創新創業實踐,指導創業者掌握基本的財務管理知識,指導項目成員學習財務管理實務,了解籌資融資的基本概念,了解財務風險的管控知識。
11.創新創業競賽
通過參加創新創業競賽,指導學生了解競賽規則和流程,通過競賽進行交流學習,進行項目宣傳和營銷,對接創新創業資源,提升團隊的協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