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攝影、讀詩分享、禮儀教學,百名女神一起分倉線上打卡,共同感受生活的美、詩歌的美、形象的美......這是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在九月為113名在校女大學生打造的“女神進階記”線上社群訓練營。作為“女神訓練營”系列活動的第二季,“女神進階記”活動堅持“因細膩而美,因堅韌而強”的理念,結合就業形勢嚴峻的現狀,積極探索提升綜合素質的課外實踐形式,幫助同學樹立獨立、自信、美麗的魅力形象。
生活處處是風景,你是行色匆匆地略過還是會駐足欣賞?最美的風景不在遠方,而在身邊,你是否留心發現?第一周生活美學主題,長沙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歐陽國輝以好友們的朋友圈為例,展開剖析,為同學們講解生活中的美學,啟發學員思考美、鑒賞美,同時教授手機攝影技巧,以自我作品創作經歷激發學員創造美的熱情,用最簡單的工具捕捉美、定格美。本次訓練營采用分倉競爭模式,將百名倉員分為五倉,采用線上打卡的機制,運用微信“小小簽到”小程序,每日發布特定主題的打卡任務,鼓勵學生通過“文字+圖片”形式進行記錄,根據每周主題開設“生活美學”“讀詩分享”“禮儀分享”三大打卡模塊,打造獨屬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的線上“朋友圈”,讓美潛移默化同學的內心。
正如董卿所說:“氣質是一種味道,腹有詩書氣自華。品格也是一種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美感來自人外在的體現,更來自人們的內心。第二周讀詩分享主題,學員們自主配對報名,伴隨著音樂進行朗誦,用詩歌展現大學生激昂的青春和灼灼愛國之情,并在明信片上寫下感悟,相互交換以便分享訓練成果,共同交流學習。敢于展示,敢于分享,敢于表達是一切的開始,此次活動充分調動了學員的積極性,配合線上打卡的形式,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其中。
“禮儀不是用來裝的,而是去應用的,把人做對,把事辦好,把問題解決......”楊晨老師在公務禮儀與形象塑造課上這樣說到。第三周線下“禮儀分享”課程圍繞公務禮儀要義、公務著裝,溝通禮儀、公務座次禮儀三個方面展開,針對日常人際交往和職場基本禮儀進行剖析,同時強調外提形象、內提素質,幫助學生樹立言談儒雅、服飾得體、儀表端莊、神態大方、禮儀到位的形象,引導學生傾聽內心的聲音,做到自愛、自強、自尊、自信。院團委書記武巧琳老師總結說:“如果你們是有氣質有禮儀的一代,那么你們的后代也將是有氣質有禮儀的一代,這樣我們的祖國也將更加美好。”
基于外國語學院多數為女生的情況,學院根據實際開展攝影美學、讀詩分享、禮儀學習等多樣化課程,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女神”的含義,深刻感知女性力量。院朋輩心理互助員盧青雯在結營儀式上說到:“平和地接受,不屈地奮斗,堅定地前行,如一泓清泉,靜水流深,看似力量并不洶涌,卻能磋磨巖石鋒利的尖角,把困難揉碎,長成屬于自己的力量”。
9月19日“女神進階記”開營,由于疫情反撲,第三周氣質與禮儀線下講座延期,百名“女神”最終在11月17日順利結營,在本次長達三個月的蛻變時間里,有人習慣了隨時記錄美好生活,有人勇敢地站上舞臺朗誦,有人開始注重儀容儀表。翻譯2203班的肖伶敏同學分享到她的心得:“很驚喜能在女神訓練營中對美好生活有了全新的定義。攝影講座讓我主動地去發現生活中的細節美。詩歌打卡讓我去感受詩歌作品中的文字美。禮儀打卡也讓我去探索禮儀中的文化美。種種活動都讓我體悟美的存在,讓我知道生活本身就是一場美學修行。未來我也希望能帶著這些收獲,繼續探索生活的魅力?!?span style="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體; font-size: 16px;">





(圖/張婉冰、李希雨、禹潔 文/曾玉芳 審/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