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新湖南
本文鏈接: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07/20260262.html
7月7日,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團和來自摩洛哥、蘇丹、肯尼亞、尼日利亞等國家的外國友人一同前往隆平水稻博物館,學習水稻種植的悠久歷史,了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卓越成就。
隆平水稻博物館是中國乃至世界第一個大型水稻博物館,致力于傳承中華民族深厚的稻作文化和農耕文明,弘揚袁隆平院士的科學家精神。在參觀過程中,外國友人們認真傾聽實踐團成員的英文講解,詳細了解了袁隆平院士從1953年畢業于西南農學院開始,長期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并最終成功培育出高產雜交水稻品種的全過程。他們也從中感受到袁隆平院士的崇高風范以及執著、頑強的“一生只做一件事”精神,領悟到“粒粒皆辛苦”的內涵。尤其是聽到實踐團成員介紹道袁隆平為非洲提供的雜交稻種子、袁隆平為非洲培養的人才解決了當地成千上萬窮苦兒童的糧食問題時,來自非洲國家的外國友人們十分動容,紛紛夸贊袁隆平的國際胸懷。
“我很開心在博物館墻上看到了我們總統和袁隆平院士的合影,這是對中非友好交流偉大時刻的紀念。很感謝他幫助我的國家和世界上很多饑餓的人民極大地解決了溫飽問題,他是一位世界級的偉人!”在看到袁隆平院士對世界糧食安全的貢獻板塊時,來自尼日利亞的亞當說。(湯婧瑜 鄒嘉怡 龍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