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紅網
本文鏈接:https://hn.rednet.cn/m/content/2021/09/15/10147160.html
紅網時刻9月15日訊(記者 汪衡)為講好紅色故事、傳承革命精神,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暑期實踐團赴平江等地開展紅色文化外宣翻譯調研活動,以期弘揚紅色文化,傳播愛國愛黨精神。
“我們展覽館缺乏外宣,你們的實踐成果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特別是‘紅星耀湖湘之毛簡青’這個小程序,大受游客們喜愛。”毛簡青烈士舊居的負責人方老師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實踐團成員在平江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活動,并制作毛簡青烈士事跡中英文宣傳冊和對應小程序。其中“紅星耀湖湘之毛簡青”小程序在平江縣毛簡青烈士舊居(平江縣委舊址)投入了使用,通過新穎的形式更加有效地推進了對毛簡青烈士事跡的宣傳。
在對張家界桑植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進行實地調研后,實踐小組制作了中英文版“紅二方面軍典型人物英雄故事”小程序。
用戶在使用小程序后表示:“小程序非常方便我們上班人士,隨時隨地拿起手機就能學習這些紅色故事,讓我對當地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紅星耀湖湘之毛簡青”小程序。

“紅星耀湖湘之毛簡青”小程序碼在展館內展出。
在與實踐團的成員交流后,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展覽館的負責人顏老師稱:“ 你們的修改意見非常有用。希望有機會能與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合作,掛牌我們展覽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踐隊員循著茶陵的紅色足跡來到展覽館,在調研結束后,實踐團隊立即展開分工合作,首先對工作人員提供的講解詞進行翻譯,并就紀念館一些標識標語提出修改意見。
“如何將紅色文化用當今年輕人更易接受的方式推廣,這是我們實踐團一直在思考的。”團隊負責人張雅雯懷揣著這份信念,將工農兵政府成立的艱辛過程制作成了沙畫并配以英文講解,以此傳播中國紅色歷史文化,切實踐行外宣翻譯。
茶陵縣工農兵政府公眾號也隨即發文展出了沙畫,同時大家也將視頻在微博、抖音等媒體平臺傳播。在視頻下方,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 沙畫視頻既有創意又具有學習意義,不僅傳播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傳播了中國紅色文化!”

茶陵縣工農兵政府公眾號展示沙畫視頻。
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實踐團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傳承了“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志愿精神”的文化擺渡精神,系列紅色文化外宣翻譯實踐成果,不僅傳播了平江等地的紅色文化和精神,也唱響了中國紅色文化走向世界的時代強音,更好地維護了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同時在建構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中貢獻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