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國際在線
本文鏈接:http://news.cri.cn/2022-07-19/e438a829-84c9-5931-9407-5965c5239bfe.html
為了多渠道助推非遺“湘貨”出海,近日,在“懷化面具文化第一人”楊漢明的帶領下,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的學生們來到懷化洪江市黔陽古城民俗博物館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合影 攝影 王璞
活動過程中,楊漢明引經據典為學生們講解了面具的歷史淵源,講述了“食神”、“廚神”、“味神”和“雨神”儺神面具背后的故事,帶領實踐團成員現場體驗根雕技藝?!拔蚁M懈嗄贻p人來學習和傳承非遺,我愿意無償傳授自己的手藝?!睏顫h明表示。

楊漢明為學生們介紹巫儺文化 攝影 王璞
據悉,此次實踐團成員均來自“芙蓉學子·鄉村振興”公益項目組,他們將發揮外語專業優勢,在黔陽古城開展為期兩周的非遺調研,依托項目人才、資金和物資支持,完成雙語宣傳視頻拍攝、音樂劇資源整合和線上雙語直播。

儺神面具展示 攝影 王璞
同時,經過前期溝通,實踐團已經與長沙高橋大市場部分跨境電商企業達成合作意向,一批由楊漢明用樟木制作的精致面具,經過后期彩繪加工,將在長沙高橋大市場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銷往國內和國際市場?!胺沁z傳承要推陳出新,我們希望運用‘外語+’的力量,在保護和傳承巫儺文化與根雕藝術的基礎上,將其商品化和國際化,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實現非遺傳承和鄉村振興的雙贏?!睂嵺`團負責人王璞表示。(文 曹菲 季紅琴 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