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2月10日,為深入了解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重溫我黨建黨以來的崢嶸歲月,同時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素養,外國語學院翻譯1801班陳宇倩來到湖南株洲醴陵李立三故居開展“翻譯醫生”社會實踐活動。在此次活動中,她實地參觀了李立三故居,搜集并整理了相關材料,并完成了翻譯工作。
湖南一直以來都被譽為紅色文化的搖籃,許多革命烈士都生于湖湘、長于湖湘,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李立三便是其中之一。李立三,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人運動的杰出領導人、新中國的創建者之一,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書長、宣傳部長,全國人民防空委員會秘書長,全國總工會副主席。
李立三故居,坐落在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淥江鄉福建圍村。始建于19世紀80年代,占地面積2355平方米,建筑面積922平方米,坐東朝西,黃色圍墻,八字柴門,門額題“芋園”,有房屋32間,為土木結構的單層庭院式民居。
“我出生在一個共產黨員家庭,在父親和祖父的熏陶下,我從小便聽說了許多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他們對黨、國家和人民的貢獻與犧牲令我感動。”她說道,“但我此次前來,并不僅僅是為了學習紅色文化、感受紅色文化精神,更是想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通過‘翻譯醫生’社會實踐活動,為李立三同志以及其故居做一個全英文的介紹,從全新的視角讓世人能夠更多地了解紅色文化,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
在此次活動中,她通過實地的參觀考察,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介紹,了解了李立三同志個人生平事跡、人物評價、軼事典故以及其故居“芋園”的結構布局,后續她通過互聯網搜索并查找黨史資料,最終完成翻譯工作。
此次活動既有利于弘揚湖湘紅色文化、宣揚紅色革命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品格;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外國語學院學生英語翻譯能力,促進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相結合,提高綜合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