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湖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外宣工作,推動湖湘文化“走出去”,2022年7月7日—10日,長沙理工大學湖湘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翻譯實踐團赴長樂甜酒文化博物館、抬閣故事會開展調研與外宣翻譯。
“長樂甜酒文化館”:甜酒飄香,孝在其中
7月8日,實踐團前往長樂甜酒文化館開展實踐活動。在長樂,家家都會釀甜酒,長樂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與長樂人的喜怒哀樂便凝聚于那一碗碗飄香的甜酒之中。實踐團的成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進入長樂甜酒文化館。
實踐團成員們了解到長樂甜酒的制作工藝,通過其嚴謹的工藝流程釀造的甜酒,看起來晶瑩可鑒,聞起來馥郁芬芳,吃起來唇齒留香。實踐團的成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聆聽了長樂甜酒背后蘊藏的“孝故事”。相傳北宋真宗景佑年間,長樂街照壁巷有一個孝子叫陳玉昆,一天,他生病的母親突然想吃糯米飯,在準備的過程中,柴火里的曲花子落在糯米飯里了,過了幾天竟產生了這種米酒,就是現在人們說的“甜酒”。
但實踐團的成員們發現,館內沒有雙語介紹、解說詞,講解員說道:“外國游客來文化館參觀時,只能欣賞圖片、品嘗甜酒,卻無法領略長樂甜酒背后的孝文化,感受精良的制作工藝之魅力。實踐團成員們表示,這綿延的酒香文化、精湛的制作工藝應該走出長樂,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接下來,在搜集館內“孝文化”介紹詞、甜酒制作工藝流程介紹詞等資料的基礎上,實踐團成員將依托自身專業,做好長樂甜酒的外宣翻譯工作,制作館內雙語介紹手冊,翻譯館內資料,助力長樂甜酒文化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