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最近最好的2019中文,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

網站首頁 > 研究生教育 > 研工動態 > 正文

研工動態

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實踐先鋒隊出征平江學黨史、悟思想

發布日期:2021年07月16日 來源: 作者: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講好紅色故事、傳承革命薪火,學黨史、悟思想,不忘初心跟黨走,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暑期實踐團于2021年7月5日出征平江縣進行實地參觀和走訪調研活動,擔負起文化擺渡者的使命,助力湖湘紅色文化走進國際視野。

平江縣,隸屬于湖南省岳陽市,位于湖南省東北部,是湘楚文化源頭之一,被譽為“藍墨水的上游” ,有“中華詩詞之鄉”的美譽。

平江英才輩出,是一方紅色的革命熱土。曾發生平江起義、三月撲城等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為中國革命犧牲25萬人,登記在冊的革命烈士2.1萬人,占湖南省烈士總數的五分之一據記載,截至1928年,全國共有共產黨員4萬余名,平江一個縣就有1.5萬名。走出了蘇振華、張震、傅秋濤、鐘期光等52位共和國開國將軍,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全國大將軍縣之一

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暑期實踐團的第一站就來到了平江縣委。宣傳部負責人艾老師在獲悉實踐隊的來意后,親切地介紹了平江的風土人情,當提到平江的紅色旅游,他便為實踐隊聯系了相關展館負責人,為接下來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諸多便利。

(實踐小組成員采訪平江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艾老師)

第二日,實踐隊便前往了平江烈士陵園。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紅旗,54位共和國將軍和眾多革命烈士安睡于此。實踐隊員懷著崇高的敬意瞻仰了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的紀念碑,了解當年革命戰士為保家衛國而書寫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為更深入了解平江起義背后的革命故事,實踐隊員又起身前往了平江起義紀念館。展館內,一段段文字,一件件文物,一張張舊照,記錄著那段“出生入死為人民,浴血奮戰飄紅旗”的戰斗歷程,“對黨忠誠,無私奉獻,英勇果敢,無所畏懼”的平江起義精神,深深地震撼和激勵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紀念館旁邊就是平江起義的舊址——天岳書院。撫摸著斑駁的舊石墻,一顆顆釘眼向我們敘述著革命烈士的艱苦條件。起義時,人多房少,部分士兵就睡在走廊上,墻上的小眼就是當時士兵為掛武器釘的釘眼。

(實踐小組成員參觀平江起義紀念館)

實踐組成員隨后又來到了毛簡青烈士舊居。舊居負責人方老師向實踐隊員介紹了毛簡青烈士的生平事跡。之后,通過聯系,實踐小組又拜訪了毛簡青烈士的至親。他的孫女,毛奶奶向我們講述了他生活中的一面——勤勞儉樸,一心為黨,伉儷情深,無私奉獻。作為毛澤東同志親自發展的黨員,毛簡青烈士真正做到了為人民服務。自己一個月300銀元的工資,280銀元是上交給黨和資助貧困人民的。在場的實踐隊員無不深受感動,這次的實踐活動,也大大提升了實踐隊員的思想覺悟。

(實踐小組成員拜訪毛簡青烈士的至親)

日月昭昭,英魂長在。革命先輩舍生取義,竭忠盡節。生活在幸福新時代的我們,在緬懷先烈的同時,也要繼承先烈遺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此次調研活動,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專業實踐團攜手平江縣紅色文化,就紅色文化的外宣展開了深入學習與交流。接下來,實踐小組將整理所有實踐成果形式為中英文雙語宣傳冊,讓外國友人更加深入地學習平江紅色文化,讓更多人感受到平江起義精神。中國紅色文化具有獨特的生命力和意義,文化擺渡者將肩負起使命,助推中國紅色文化走出去,助力湖湘紅色文化走進國際視野。

 (文/張雅雯 王佳玉 圖/唐益 劉默耘 審/王雙 袁媛)


  • <samp id="20me8"></samp>
    <fieldset id="20me8"><var id="20me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