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專業本科培養計劃
發布時間: 2012-09-14 15:10:47 瀏覽量:
一、培養目標
軟件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培養目標是針對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需要,面向軟件產業界對軟件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通過與國內知名軟件企業合作辦學,培養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多層次復合型軟件實用人才。
二、基本要求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積極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2. 掌握軟件工程領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寬廣的專業知識;
3. 具備運用先進的工程化方法、技術和工具,從事軟件設計、開發、維護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項目的組織與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
4. 掌握1到2門外語,具備良好的閱讀、理解、撰寫外語資料的能力和進行國際化交流的能力;
5.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和撰寫研究論文的能力;
6. 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培養特色
1. 本專業強調采用系統的課程學習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培養與國際接軌的工程型、復合型、國際化軟件人才;
2. 本專業實行學分制,培養階段劃分為基礎理論課程教學階段、專業技能課程教學階段和軟件工程實習階段等三個培養階段。學生在進入三年級專業技能課程教學階段前必須指定其修讀的專業方向,進行專業深度培養;
3. 引進國外高校的先進教學模式,在精簡理論知識授課時數的同時,通過軟件項目實訓或軟件工程實踐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與自學能力;
4. 學生的畢業設計將在軟件企業中或項目開發實踐中完成。
四、主要課程
C語言序設計、離散結構、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與技術、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A、操作系統A、計算機組成原理、軟件工程、計算機算法和分析、軟件測試技術、軟件工程實訓等。
專業方向一(應用軟件開發)
Java高級編程、Oracle數據庫技術、Java框架技術、.Net開發技術
專業方向二(嵌入式軟件開發):
接口技術、ARM體系結構技術、網絡協議及編程、高級操作系統分析(linux)、嵌入式系統設計、手機應用設計與開發
五、集中實踐教學環節
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共38學分,占總學分的比例為21.4%。
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安排見附件二。
六、畢業學分
本專業畢業總學分(學生畢業時要求獲得的學分):168學分(其中理論教學130學分,占總學分的 77.4%左右;集中實踐環節38學分占總學分的 22.6 %左右)。學分詳細分布如下:
畢業學分 168學分 |
理論教學 130學分 (77.4) |
必修 93學分(55.4%) |
|
選修 37學分(22%) |
專業選修 15學分(8.9%) | ||
專業方向選修16學分(9.5%) | |||
人文與科學類選修6學分(3.5%) | |||
集中實踐環節 38學分 (22.6%) |
|
|
七、第二課堂活動要求
學生至少獲得10學分方可畢業。第二課堂活動學分認定見《長沙理工大學第二課堂活動學分認定暫行辦法》,其中“就業指導”(2學分)、“形勢與政策”(2學分)、“大學生學習方法指導”(0.5學分)等課學分記入第二課堂。
八、學習年限
4~6年。確因加強社會實踐或家庭經濟困難需離校勤工助學的學生經個人申請按程序審批同意后,上述學習年限可再延長1年。
九、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十、指導性教學進程計劃
軟件工程專業教學計劃總體安排見表1;軟件工程專業指導性教學進程計劃見表2;軟件工程專業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安排見表3。
軟件工程專業教學計劃總體安排表 表1
學期 |
理論課程 |
軍 訓 |
課程設計 |
實 訓 |
生產實習 |
畢業實習 |
畢業設計 |
社會實踐※ |
畢業教育 |
考 試 |
學期小計 |
假 期 |
總 計 | |
1 |
15 |
2 |
|
|
|
|
|
(1) |
|
1 |
18 |
4 |
22 |
|
2 |
19 |
|
|
|
|
|
|
(2) |
|
1 |
20 |
7 |
27 |
|
3 |
17 |
|
2 |
|
|
|
|
|
|
1 |
20 |
4 |
24 |
|
4 |
17 |
|
2 |
|
|
|
|
|
|
1 |
20 |
7 |
27 |
|
5 |
19 |
|
|
|
|
|
|
|
|
1 |
20 |
4 |
24 |
|
6 |
19 |
|
|
|
|
|
|
|
|
1 |
20 |
7 |
27 |
|
7 |
6 |
|
4 |
8 |
1 |
|
|
|
|
1 |
20 |
4 |
24 |
|
8 |
0 |
|
|
|
|
4 |
13 |
4 |
1 |
|
17 |
0 |
17 |
|
合計 |
102 |
2 |
8 |
4 |
1 |
4 |
13 |
(3)+4 |
1 |
7 |
156 |
37 |
193 |
|
※帶括號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假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