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專業介紹
發布時間: 2011-09-15 10:44:28 瀏覽量: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碩士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研究計算機的設計與制造,以及信息獲取、表示、存儲、處理、傳輸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論、原理、方法和技術的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科學理論、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等。我校2001年獲得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05年被授予湖南省重點專業、2008年被批準為湖南省特色建設專業、2009年被批準為國家特色建設專業。學科目前擁有一支治學嚴謹、教學和學術水平較高的基本
一、培養目標
為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所培養的碩士研究生應德、智、體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的高級人才。具體要求是:
1. 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遵紀守法,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
2.掌握堅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必要的實踐技能;在所從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圍內了解其現狀和發展動態,具有獨立承擔本學科領域內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通過與其它學科交叉,能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相關研究及應用;具有嚴謹的科學作風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在科研院所、工廠企業以及高等院校從事本專業或相鄰專業的科研、工程技術和教學工作。
3. 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運用該外語比較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同時必須具備較強的聽、說、寫方面的能力。
4. 堅持體育鍛煉,身心健康。
二、主要研究方向
1.計算機系統結構
2.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3.計算機應用技術
三、培養方式和學習年限
研究生培養實行以科研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導師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并組成以該研究生指導教師為組長的研究生指導小組,負責研究生的培養和考核。實行彈性學制,學習年限2至4年。
軟件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點)
軟件工程是一門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構建和維護有效的、實用的和高質量的軟件的學科,已成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工程學、管理等相關學科的交叉性學科,涉及軟件產業、信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其基本內容包括軟件工程的理論、方法、技術、應用、管理和服務。我校成為國家首批軟件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一支治學嚴謹、教學和學術水平較高的基本
一、培養目標
面向軟件工程的學科前沿,適應國家軟件發展戰略,培養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同時能夠開發和維護大中型復雜軟件系統的高層次實用型、工程型、復合型軟件人才。具體培養目標是:
1.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積極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2.掌握軟件工程領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具備運用先進的工程化方法、技術和工具從事軟件分析、設計、開發、維護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項目的組織與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技術創新能力。
3. 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運用該外語比較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同時必須具備較強的聽、說、寫方面的能力。
4. 堅持體育鍛煉,身心健康。
二、主要研究方向
1.軟件工程方法
2.軟件工程技術及應用
3.軟件工程管理
4.軟件服務工程
三、培養方式和學習年限
研究生培養實行以科研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導師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并組成以該研究生指導教師為組長的研究生指導小組,負責研究生的培養和考核。實行彈性學制,學習年限2至4年。
通信與信息系統
(二級學科碩士點)
通信與信息系統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以信息傳輸、交換、信息網絡、以及信息處理為主體的各類通信與信息系統。它所涉及的范圍很廣,包括各種類型的通信與信息系統,比如電信、廣播、電視、雷達、聲納、導航、遙控與遙測、遙感、電子對抗、測量、控制等領域,以及軍事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各種信息系統。本學科與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理論與技術、航空航天科學與技術學科以及兵器科學與技術、生物醫生工程等學科有著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關系,并派生出許多新的邊緣學科和研究方向。我校該學科擁有一支治學嚴謹、教學和學術水平較高的基本
一、培養目標
為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所培養的碩士研究生應德、智、體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的高級人才。具體要求是:
1. 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遵紀守法,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
2.掌握堅實的通信與信息科學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必要的實踐技能;在所從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圍內了解其現狀和發展動態,具有獨立承擔本學科領域內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通過與其它學科交叉,能運用通信與信息科學技術進行相關研究及應用;具有嚴謹的科學作風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溝通能力。
3. 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運用該外語比較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同時必須具備較強的聽、說、寫方面的能力。
4.堅持體育鍛煉,身心健康。
二、主要研究方向
1.信息安全理論與技術
2.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及應用
3.嵌入式系統
4.無線移動通信與移動計算
三 培養方式和學習年限
研究生培養實行以科研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導師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并組成以該研究生指導教師為組長的研究生指導小組,負責研究生的培養和考核。實行彈性學制,學習年限2至4年。
計算機技術
(專業學位碩士點)
計算機技術是信息社會中的核心技術,重點研究如何擴展計算機系統的功能和發揮計算機系統在各學科、各類工程、人類社會和工作中的作用。我校在計算機技術專業領域擁有一支治學嚴謹、教學和學術水平較高的基本
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研究計算機技術工程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學習期間既要學習計算機技術相關知識,還要參加工程實踐,了解計算機技術的新進展,具有從事計算機應用項目研究與組織開發能力。
一、培養目標
為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所專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面向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前沿,培養適合國家信息發展戰略的高層次實用型、工程型、復合型計算機技術人才。具體培養目標是:
1.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積極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2.掌握計算機技術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以及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并能獨立擔負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運用該外語比較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同時必須具備較強的聽、說、寫方面的能力。
4.堅持體育鍛煉,身心健康。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嵌入式系統
2.數據庫應用技術
3.計算機網絡及其應用
4.人工智能及其應用
三、培養方式和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實行集中在校學習方式。
2.實行雙導師負責制。雙導師制是指1個校內學術導師,1個校外社會實踐部門的導師,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應參與指導工作。校內導師主要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實踐部門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3.學習年限為2年。
軟件工程
(專業學位碩士點)
軟件工程是利用計算機及電子元器件實施信息的采集、轉換、處理、存儲和輸出控制等軟件程序的設計、制作、檢測和質量控制的工程技術領域。為培養從事軟件設計、開發、制作、檢測和質量控制、軟件應用及軟件企業管理等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我校計算機技術專業領域擁有一支治學嚴謹、教學和學術水平較高的基本
一、培養目標
為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所專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面向軟件工程領域的前沿,培養適合國家軟件發展戰略、能夠開發和維護大中型復雜軟件系統的高層次實用型、工程型、復合型軟件人才。具體培養目標是:
1.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積極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2.掌握軟件工程領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很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具備運用先進的工程化方法、技術和工具從事軟件分析、設計、開發、維護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項目的組織與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
3. 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運用該外語比較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同時必須具備較強的聽、說、寫方面的能力。
4. 堅持體育鍛煉,身心健康。
二、 要研究方向
1. Web工程與通信軟件技術
2. 網絡與通信軟件開發
3. 嵌入式軟件技術
4. 軟件測試與質量工程保證
三、培養方式和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實行集中在校學習方式。
2、實行雙導師負責制。雙導師制是指1個校內學術導師,1個校外社會實踐部門的導師,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指導工作。校內導師主要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實踐部門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3.學習年限為2年。
項目管理
(專業學位碩士點)
IT項目管理是項目管理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近年來更超越傳統的工程建筑項目管理,成為項目管理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IT項目管理具有通用項目管理的特性,如也需要管理項目的進度、質量、成本,但IT項目管理也有其強烈的獨特性,尤其是軟件項目管理,與軟件開發模型、軟件工程技術(如需求分析、設計與開發、測試、版本與發布)有極為緊密的關系。
IT項目管理是為了滿足 IT 領域項目管理的需要,針對 IT 項目決策、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咨詢、評價實施的管理。為培養從事IT項目管理理論與方法,能在 IT 領域和信息化建設等領域從事項目管理、決策、咨詢、評價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我校在IT項目管理領域擁有一支治學嚴謹、教學和學術水平較高的基本符合博士化、工程化、國際化要求的導師隊伍,形成了多個以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為主體的學術梯隊,在計算機系統集成技術、IT項目風險控制技術、企業ERP管理技術和IT項目評估與決策方面具有較強的研究實力,學科與較多單位建立了良好校企合作關系;與交通、電力、水利等行業廣泛開展信息化項目的合作開發研究。
一、 培養目標
為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所開專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面向IT項目管理專業領域,培養適合國家IT項目管理發展戰略、能夠實施 IT 項目決策、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咨詢、評價的高層次實用型、工程型、復合型管理人才。
1.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積極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2.掌握IT項目管理理論與方法,能在 IT和信息化建設等領域從事項目管理、決策、咨詢、評價的復合型人才,以及IT工程項目的組織與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
3. 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運用該外語比較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同時必須具備較強的聽、說、寫方面的能力。
4. 堅持體育鍛煉,身心健康。
二、 主要研究方向
IT項目管理。
三、培養方式和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實行集中在校學習方式。
2、實行雙導師負責制。雙導師制是指1個校內學術導師,1個校外社會實踐部門的導師,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指導工作。校內導師主要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實踐部門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3.學習年限為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