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和學位申請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14-09-03 15:05:24 瀏覽量:
沙理工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和學位申請的規定
(試行)
為保證我院攻讀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在培養過程、學位授予等環節實行規范化管理,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和我校的要求,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暫行規定。
一、專業學位特點
專業學位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復合型、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其突出特點是學術型與職業性緊密結合。
二、論文選題要求
1.論文選題應緊密結合本行業領域實際,具有明確的現實性、針對性和應用價值。
2.研究應具有一定的先進性、技術難度和工作量。
3.內容要有一定的理論深度、獨立見解和應用價值。
4.能充分體現作者綜合運用基礎理論、科學方法、專業知識和技術手段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論文開題要求
1.專業學位碩士生一般應于第二學期末,在導師的指導下確定研究方向,并在第三學期開學后一個月內完成開題報告。
2.開題報告須在由本專業領域、相關學科專家和企業導師參加的論證會上,就課題的研究范圍、意義和價值、擬解決的問題、研究方案和研究進度作出說明,并進行可行性論證,經認可后方能進行課題研究。
四、論文內容種類
由于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定位和職業背景決定了專業學位的應用性、實踐性特點,其專業領域、方向以及選題種類確定了學位論文研究內容的類型。
1.系統、產品研發類
軟件系統、硬件系統、軟硬結合系統、新產品的研發類的學位論文內容,包括同類系統或產品的研發的現狀和動態綜述;基本原理、技術方案、實驗過程、試驗結果的闡述;創新點及關鍵技術的強調;體系結構、功能、性能、行業相關標準的說明;研發條件及投入產出比較;技術方案梗概、新技術要點;系統或新產品開發完成后的實用性、市場前景、經濟效果分析。
2.技術攻關、技術改造類
論文內容包括技術攻關立項的意義;該類新技術綜述和實施該新技術的所應具備的硬件和軟件等條件;新技術的原理及方案;實施過程;實施后取得的技術經濟效果。
3.新技術的消化吸收、應用及推廣類
分為新技術的消化吸收、應用及推廣的決策和實施二種。
決策型論文包括:企業技術現狀及缺陷分析;同行的技術發展趨勢綜述;該新技術在本企業采用的可行性及技術分析;新技術的原理及先進性概述;新技術實施的步驟和組織;新技術實施后取得的效果。
實施型論文包括:同行業新技術發展趨勢綜述;新技術在本企業應用、推廣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新技術的理論方法及技術關鍵;實施新技術的方案及過程;現場使用效果。
4.工程項目設計類
大型網絡工程項目、大型通信工程項目等工程項目的設計類的論文內容,一般包括同類工程項目的應用背景、設計方法、現狀和動態綜述;技術標準、用戶需求、系統結構、實施方案的闡述;原設計方案中的不足及改進分析;該設計中采用的新技術、新裝備的先進性、經濟性論證;采用新技術、新裝備的原理和性能的完整描述;采用新技術、新裝備后的工程設計方案、技術經濟指標;所取得的技術、經濟效益分析。
5.科學技術研究類
主要進行應用基礎研究(如:算法研究、原理改進),既要體現理論研究的創新水平,又要強調研究結果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效果和經濟效益。撰寫的學位論文符合《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范》要求。
6.IT項目管理類
主要對IT項目的論證、管理、實施、應用和推廣進行研究。要求對項目的管理和規劃,有目的、背景、方案、分析比較結果;有一定的社會或經濟效益分析;研究的基礎數據或材料具有充分性和可信性;理論分析的深度和分析方法具有科學性。
五、支撐碩士論文的成果形式
為了對專業學位碩士論文的研究水平、實用性、先進性等進行輔助說明,在攻讀專業學位期間,需要配套提供以下支撐材料之一,才能進入學位論文答辯程序:
(1)以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碩士生為第二作者),以長沙理工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為第一單位,在有關學術刊物或學術會議上公開發表或錄用學術論文(會議論文須被EI或SCI收錄)一篇。
(2)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明以及相關證明材料,著作權人為長沙理工大學,碩士生為第一開發者(或導師是第一開發者,碩士生為第二開發者)。
(3)各類專利(含發明、實用新型等)證書,或相關證明材料(以專利事務所下達的紙質通知為準),專利權人為長沙理工大學,碩士生為第一發明人(或導師是第一發明人,碩士生為第二發明人)。
六、 專業學位碩士論文評閱
(一)審核作者綜合運用現代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或研究創新能力。
(二)審核學位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
(三)審核其解決實際問題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四)審核其新工藝、新技術或新設計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五)審核其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