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很多女性都不愿提及婦科疾病,更不會主動去做婦科檢查,認為那是離自己非常遙遠的事情。有的女性即使身體有了異常,也羞于就醫。
專家說,婦科疾病不分年齡,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可能染上。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應該養成科學生活的習慣,在八個方面預防婦科疾病染身。
婦科炎癥、子宮肌瘤是最常見婦科疾病
統計顯示,婦科炎癥、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婦科疾病,能占到門診量的70%,其余則是不孕不育、月經不調等內分泌疾病。
婦科炎癥患者是最多的,占到了門診量的一半,主要包括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陰道炎中,滴蟲性陰道炎和霉菌炎比較痛苦,癢痛難忍,會影響到工作
生活,治療
不徹底還會反復發作。
值得注意的是,滴蟲性陰道炎的傳播性特別強,游泳池
、坐便器、浴盆、毛巾、被褥等都能成為其傳播途徑。
宮頸炎患者中,最常見的是宮頸糜爛,也是最應該引起人們重視的。據專家介紹,重度宮頸糜爛與宮頸癌
的前期病變——宮頸上皮內病變憑肉眼無法區別,只能通過檢查排除。這就是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需每年查體、并進行(醫療健康
網 http://www.jkFAQ.cn ) 防癌檢查的原因之一。
每個年齡段的女性
都有可能染上婦科炎癥
婦科炎癥沒有年齡特點,從幼女到老年,每個年齡組的女性都可能染上不同的婦科炎癥。
專家介紹說,她曾遇到多例兩三歲女孩
患上了婦科炎癥。穿開襠褲是主要誘因。穿開襠褲很不衛生,極容易被細菌侵襲,甚至有不少女孩穿開襠褲坐滑梯,這是很危險的行為。
人們會發現,現在走進婦科門診的年輕女性越來越多。專家分析說,這主要是因為現在年輕女性性生活頻繁、流產手術增多。所以,年輕女性關愛自己身體健康
的同時,也要加強自重自愛的觀念。
婦科腫瘤、癌癥的發病趨向年輕化
“目前,婦科腫瘤、癌癥的發病年齡在不斷提前,趨向年輕化。”專家說。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臨床上她已見到了多例35歲以下患病者。
據介紹,幾乎所有的婦科病癥通過檢查都可以查出來。如果自己覺得不舒服又不去檢查,就可能錯過最好的治療
時機。
科學生活有效預防婦科疾病
張院長提醒大家,要預防婦科疾病,應在8個方面格外注意,主要包括:
鍛煉身體,均衡飲食,不過食含糖量高的食品。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上廁所前也應該洗手,不亂用不潔衛生紙;排便后擦拭外陰時宜從前向后擦;每日清洗外陰,換洗內褲并掛在通風處晾干;自己的盆具、毛巾自己專用;內褲與襪子不同盆清洗。
合理穿衣:不穿化纖內褲,不借穿他人內衣、內褲及泳裝。
使用公共廁所時盡量避免(醫療健康網 http://www.jkFAQ.cn ) 使用坐式馬桶;提倡淋浴,不洗盆浴;浴后不直接坐在浴室椅子上;不在消毒不嚴的泳池內游泳。
不過度講究衛生:有些病人就診時說自己非常講究衛生,每天要清洗外陰2至3次,每次還用沖洗器或手清潔陰道。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陰道內環境
呈弱酸性,又有許多菌群共同存在,菌群間的相互制約作用能抵制某種菌屬過度增長而致病,這是人體的一種自然防御系統
。清洗陰道無疑將陰道的弱酸環境和菌屬間的相互制約關系破壞了,使陰道上皮的抗病力下降,引起霉菌或其他細菌所致的陰道炎。
不濫用抗生素: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會破壞陰道細菌間的制約關系,使念霉菌失去抑制、過多生長而致病。
積極治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平時可用蘇打水清洗外陰,提高陰道PH值,抑制霉菌生長。
藥物避孕的女子如果反復發生霉菌性陰道炎,應停用避孕藥,改用其他方法避孕。
婦科病一定要按療程治療
以霉菌性陰道炎為例,有國外資料顯示,約75%的婦女一生中至少患過1次霉菌性陰道炎,其中40%至50%經歷過一次復發。該病的常見發病誘因有妊娠、糖尿病、大量應用免疫抑制劑及廣譜抗生素。該病的治療主要是消除誘因,選擇局部或全身應用抗真菌藥物。根據患者的臨床分類,決定療程的長短。若有糖尿病應給予積極的治療,及時停用廣譜抗生素、雌激素及皮質類固醇激素。勤換內褲,用過的內褲、盆及毛巾均應用開水燙洗。
臨床上,有些患者癥狀稍有好轉就立即停藥,不久癥狀又出現,就再用藥治療一段時間,癥狀一消失又停止用藥。如此用用停停,(醫療健康網 http://www.jkFAQ.cn ) 會產生耐藥性,導致反復感染,久治不愈。
因此患者出現癥狀后,要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系統
地診斷與治療,以免給自己帶來不便。
上一篇:舌苔辨病法
下一篇:襲擊健康的27個陌生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