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講座預告--比特幣及區塊鏈技術原理
發布時間: 2021-10-27 11:08:02 瀏覽量:
報告內容:比特幣及區塊鏈技術原理
報告人:張經宇
報告人所在單位: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講師
時間:2021年11月30日(周二)15:00
地點:云工一B210
報告人簡介:張經宇,講師,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協會網絡與數據通信專業委員會通信委員,長沙理工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副主任。博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從事分布式系統、區塊鏈系統、大數據系統性能優化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工作。主持并參與了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其中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國際合作項目等多項科研課題,近五年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Wireless Networks》等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以及PerCom 2017、WoWMoM 2016、ISPA 2020等國際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及錄用SCI/EI學術論文超過23篇,其中第一作者/通信作者14篇、CCF B類論文5篇、CCF C類論文7篇。
報告內容簡介: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去信任、點對點傳輸的共享賬本技術。區塊鏈按照交易的時間順序,將該時間段內的交易封裝到一個區塊中,并與上一個生成的區塊相連,區塊鏈基于密碼學基礎,使用智能合約來對數據進行編程和操縱,使用私鑰、公鑰和地址完成相應的交易,并由區塊上的全部節點進行記錄和維護,區塊上的每個用戶都有權力去翻閱和查看區塊鏈上所有的交易記錄,保證了區塊鏈數據和信息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區塊鏈這項技術徹底改變了現有技術中心化的特點,使信息與數據減少對中央服務器的依賴,形成分布式存儲。本講座將以最著名的區塊鏈系統---比特幣網絡為例,介紹區塊鏈系統的技術原理。
承辦單位: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 通識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