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研究和實驗的目的、內容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研究背景
1.十九大推進“一帶一路”
2017年中國GDP占世界經濟比重已高達15%。隨著中國崛起穩穩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高鐵、中國核電、中國電商、中醫藥等紛紛走出國門,成為代表國家形象的“中國名片”,走到了世界舞臺中央。十九大的召開,標志著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正邁向一個新時代。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等具體措施,給我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黨中央和國務院2017年《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指出弘揚中國文化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讓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展示好中國形象都是十分必要的。
2.湖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湖南地處“一帶一部”,在對接“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天然優勢。2017年湖南省政府關于《湖南省對接"一帶一路"戰略行動方案》強調湖南是一個以文化產業為支柱產業的文化大省,是推動湖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力量。在“一帶一路”的推進下2017年上半年,湖南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7.67億美元,增速居全國前列。其中煙花爆竹、湘繡、醴陵瓷、黑茶等產品國際競爭力較強,在東南亞、拉美、俄羅斯等“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市場占有率較高。瀏陽煙花出口占全國的比重更是超過了50%,形勢喜人。湖南文化創意產業走出國門,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3.長沙作為“世界媒體藝術之都”的良好契機
2017年長沙被評為“世界媒體藝術之都”,作為“世界媒體藝術之都”也更應該以此為契機將優秀的湖湘文化推向世界舞臺,利用數字媒體領域創造更多藝術附加值的數字藝術作品,多元化的闡述“非遺”,也為大眾提供更便捷的了解“非遺”的途徑,響應“一帶一路”建設,為傳播我國優秀文化做出貢獻,為長沙添光彩。
4.我校合辦孔子學院的獨特渠道
在“一帶一路”的戰略下,海外交換生、《漢語橋》等諸多與國外交流的渠道是越拓越寬。如我長沙理工大學與利比里亞大學、黑山大學等合作建立了孔子學院,很多外國友人表示了對中國仰慕與興趣。孔子學院的成功案例,也讓我們明確了中華文化可以走出去。中國許多地區都孕育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如同湖湘孕育出的“花炮文化”,其內涵相對應的經濟產業在全世界都占據著極大比例。花炮作為世界公認的祝福與喜慶的符號,在未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略中也應該占有一席之地。
5.“后非遺”時代的迫切要求
許多非遺相繼被列入國家級項目后,標志著已經進入了后非遺時代。非遺應該傳承什么、怎樣傳承、如何保護,都是有待思考的問題。湖南獨特的自然資源和人文環境孕育的“非遺”資源十分豐厚,現有 118項國家級“非遺”項目,是全國“非遺”大省。“瀏陽花炮”是湖南的重要經濟、文化支柱。“瀏陽花炮”文化品牌以1?071.4 億元的價值在工藝美術榜中位居首位 。花炮產品雖享譽世界,但是人們普遍認為花炮僅僅是一種娛樂產品,而忽視其文化內涵。花炮行業并沒將花炮產品與花炮文化、現代動漫技術結合起來進行推廣,造成了“經濟超前,文化滯后”的困境。突破和轉變固有觀念,放眼域外,創新推廣,已成為當務之急。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有責任“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蓬勃的盛世國運也為年輕的動漫人提供了廣闊的文化舞臺,基于以上背景,我們提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瀏陽花炮”文化“走出去”的動漫創新設計》項目,希望能夠為探索湖湘非遺走出去盡綿薄之力,為動漫企業走向域外提供有益的借鑒。
研究目的
1. 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要求
“非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精髓當以傳承和傳播。在2013年中國文化品牌評選活動中 ,瀏陽花炮位列第五入選“中國二十大加工品地理標志”。本項目以瀏陽花炮始祖李畋為代表的湖南非遺項目作為文化根基,以動漫以及動漫衍生品的形式,結合創新使傳統非遺重新煥發新的魅力。以動漫及動漫衍生品作為媒介,響應“一帶一路”策略,促進湖湘文化的被更多人所知,使大家開始關注并且熱愛新時代下的以“花炮文化”所代表的中國文化。
2.讓湖湘文化走出去
湖湘文化作為我國傳統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既彰顯著深厚的傳統文化歷史積淀,又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獨特的當代意義。省政協委員、中南大學教授楊雨在2018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提出“我們把主要精力放在湖南旅游宣傳以及諸如湘繡、花鼓戲等具體工藝品、演藝展示上,但在對湖湘文化的精神內涵予以詮釋并開發相應的傳播產品方面并沒給予足夠重視。”楊雨委員表示要使湖湘文化精神在域外和海外普通民眾中得到廣泛接受,就必須將其轉換成形象化、通俗化、故事化的文化產品,否則就不能解決經典傳播與受眾接受之間的“隔閡”。花炮文化作為湖湘非遺的杰出代表,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如若能夠發掘轉化為動漫文化產品,定能貫徹實施省政府對接“一帶一路”行動方案,使湖湘非遺——花炮文化走出去。
3.動漫助力非遺創新傳承
動漫產業是一集娛樂和教育功能且可塑性極強的產業,如今動漫文化逐漸成為主流文化。2006年中國動漫產業產值為140.75億元,截至2016年底中國動漫產業產值達到1320億元,十年間翻了10倍。這些數據表明了動漫產業在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動漫與非遺的結合卻是少之又少。這為本項目提供了發展的可能和空間。而非遺與動漫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非遺作為中國文化的優秀載體,為動漫的創作提供了巨大創作內容。數字動漫通過自身豐富的渲染力和親和力,為非遺的傳播提供了巨大的優勢。近些年我國已進入“后非遺時代”,伴隨著我國動漫產業的蓬勃發展,也為非遺的傳播提供了新的機遇。通過動漫的流行性、教育性、虛擬性、交互性、社交性等屬性,探索“后非遺時代”下“非遺+動漫”的新模式,從而實現對非遺的創新與傳承。
4.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
面對著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中華文化多年來處于尷尬的疲軟態勢。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昌盛,國人們重新拾回了文化自信,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譬如來華留學生日漸增多、孔子學院在許多國家開花結果就是很好的例證。這對動漫設計師提出了新的歷史使命,面對域外受眾,講好中國故事,積極加入到推進國際傳播能力的建設中。
研究內容
1.“一帶一路”建設下湖南瀏陽花炮文化價值研究與弘揚花炮文化的必要性研究
豐富內涵:花炮文化是獨特的文化現象,古老的文化遺產 ,文化藝術的結晶;
文化心理:燃放花炮是悠久的民俗,情感的宣泄,友誼的紐帶,思親的表達;
表達形式:求新求變;融合互通;吉祥歡樂;美麗高潔;
必要性: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參與經濟競爭需要;產業持續發展的需要。
2.花炮文化中動漫素材的提取研究
如:花炮始祖李畋的價值發掘(借鑒木匠始祖魯班的開發案例);《爆竹問世》故事改編;神話、民間故事《爆竹驅魈》、《紙爆問世》、《鞭炮祝壽》的整理發掘等。
3.中國元素(含非遺)優秀動漫作品及衍生品調研與當下成功動漫作品案例分析
(如蔡志忠諸子百家系列、翁劼《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趙易《八里溝》等作品)
4.域外動漫受眾的文化差異、審美趣味與接受度調查
目標受眾主要設定為普通域外受眾群、利比里亞受眾群和黑山受眾群(以利比里亞和黑山為重點),通過來華留學生群體和孔子學院渠道,分別予以調查分析研究,充分了解文化差異和受眾的審美趣味,增強和擴大創作者國際視野,做到有的放矢。
5.創新動漫及衍生品創意設計與制作
研究意義
1.中華優秀文化走出去的積極嘗試
中國作為文化泱泱大國,五千年文明給后人留下無盡的探索與思考的空間。湖南作為文化強省,更是一座非遺與傳統文化的寶庫,能挖掘的資源數不勝數。“花炮文化”作為湖南乃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千百年來寄托著人們美好向往,傳承著中國文化的文脈,服務現代人們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社會共享。我們應當加強花炮文化的建設,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讓花炮文化走出去。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更應該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為祖國的文化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2.建設“世界媒體之都--長沙”貢獻力量
湖南省政府《數字湖南規劃》和《數字湖南建設綱要》,提出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推動數字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任務。2017年長沙被評為媒體藝術之都,通過“花炮文化”作為文化載體,通過媒體技術與藝術,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推陳出新,向世界展示中國的“花炮文化”,感受“花炮文化”帶來的精神提升。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軟實力,講好長沙故事,為建設“世界媒體之都長沙”貢獻力量。
3.“非遺”+動漫的新探索
動漫作為一種寓教于樂的形式,在當下十分流行。動畫能通過獨特的形式能給人容易理解和親近的感覺,近些年來我國動漫行業增值明顯,中國自主出品的多部動漫在中國乃至世界動漫市場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涉及“非遺”等相關內容卻極為少見。而本項目將瀏陽花炮始祖李畋的形象及故事新編與動漫的形式結合創造,力求探索一個“非遺”+動漫的新模式。動漫用質樸簡單的方式十分出色的表現出事物所具有的內涵,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同時動漫也能夠與“非遺”完美結合,讓觀眾在觀賞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接受并且認同動漫所具有的的內在含義,從而實現對非遺的創新性傳承。
4.探索動漫作品傳承非遺資源的創作規律和方法
臺灣動漫大師蔡志忠苦心孤詣創作的中國“諸子百家”系列漫畫書如《莊子說》、《老子說》、《孔子說》等,全球有45個翻譯版本,銷售了4000多萬本,將中華文化推向了全球,享譽世界。這個成功的案例給項目組以極大極好的啟發。立足于傳統的“花炮文化”,并以花炮始祖李畋為突破口,結合數字動漫藝術與技術,運用打破時空、重塑歷史人物重構歷史與當代事件的故事新編等創意方法,將李畋、花炮文化結合剪紙、皮影戲等多個傳統元素有機結合,通過動漫形式使國家級非遺項目“瀏陽花炮”文化“走出去”。創作新內涵的花炮文化的動漫產品,讓中國優秀非遺文化能夠有更廣闊的天空。
擬解決的問題
本項目的實施,旨在將花炮文化賦予“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的新含義,使花炮文化所代表的“非遺”文化能夠真正走出去被海內外受眾接收。通過對“花炮文化走出去”為主旨進行非遺動漫創作幾個階段的分析研究,找出急需解決的問題。
1. 以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思維重新解讀“花炮文化”的內涵,發掘開拓出其中契合時代發展需要、“古為今用,中為洋用”的價值所在。
2. 在“湖湘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改變過去僅靠“花炮產品”打天下的單向傳播方式,勇于創新,通過數字動漫及衍生品將“花炮文化”推向前臺,爭取扭轉花炮文化發展滯后的局面。
3.如何在對外傳播中講好中國的非遺故事是本項目的重中之重和“命門”所在。擬研究借鑒著名導演李安《臥虎藏龍》、張藝謀《黃土地》、陳凱歌《霸王別姬》、蔡志忠《諸子百家》等創作思路和方法,既大膽創新又貼近觀眾,既傳統又有現代感,將花炮始祖李畋為代表的花炮文化,通過對中外文化的求同存異,創造性地轉化成海外大眾容易接受乃至喜聞樂見的形象化、通俗化、故事化的動漫作品,創新傳承“非遺”文化,助力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