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研究和實驗的目的、內容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項目研究和實驗的目的
據統計,2015年末,全國工商登記中小企業超過2000萬家,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在工業領域,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36.5萬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的97.4%;完成利潤4.1萬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64.5%。由此可見,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關系民生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戰略任務。但面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新環境,中小企業依然存在著較大的發展問題,而運營效率低,市場競爭能力弱,經濟效益差則是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的普遍問題,導致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多半歸咎于全世界中小企業缺乏一個真正屬于自己、可以自由公平開放貿易的平臺。據此,eWTP平臺應運而生。
2016年9月3日晚,馬云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發表演講,并與波士頓咨詢全球主席Hans-Paul Bürkner對話,系統闡述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全球電子商務貿易平臺 )的理念、愿景和行動計劃。他表示,未來的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只有走上國際舞臺,促進彼此的貿易未來,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關于中小企業促進法修訂草案》,也一再強調鼓勵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技術手段在中小企業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和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應用,這正好與馬云提出eWTP的核心理念相切和。而獲批為全國首批、湖南唯一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的湘江新區,其鑒于eWTP平臺下的發展態勢,可謂令人矚目。因此,我們課題小組的調查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目的:
1. 通過實際調查和走訪,了解當前湘江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并了解制約其發展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
2. 跟蹤采訪eWTP平臺給中小企業帶來的變化,分析eWTP平臺帶給中小企業的機遇和挑戰。
3. 基于價值鏈理論,結合eWTP的發展視角,進行中小企業運營效率與效益的分析。
4. 基于上述調查與分析的結果,結合湘江新區中小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及當地社會情況和政策,提出中小企業適應eWTP平臺的實施策略和政策建議。
二、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
1.湘江新區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及其瓶頸分析
據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5年,遠低于歐美國家,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政府不夠重視,融資困難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中小企業自身的缺陷。大部分中小企業市場分析能力差,對電子商務認識不足,運營效率低,找不到自身的銷售渠道,從而削弱了市場競爭能力,與資金雄厚的大企業相比更加難以生存。為了進一步了解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本課題組將走訪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對該區的中型、小型和微型三種不同規模的企業進行實地訪問和調查,并走訪相關政府部門,切實了解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這種調研不僅是對中小企業生存現狀的了解,更有助于從企業內外部的視角找到制約其發展的瓶頸。
2. eWTP平臺給湘江新區中小企業帶來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在2016年10月12日舉行的第16屆世界出口發展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高紅冰與聯合國助理秘書長兼國際貿易中心執行主任岡薩雷斯在大會上共同發布了《中國電子商務:對亞洲企業的機遇》報告。這是eWTP理念在B20峰會之后提出的又一重要指導報告。報告指出,eWTP理念的普及將給我國中小企業帶來重大的發展機遇,預計我國將在2020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跨境電子商務保持在30%左右的增長率。電子商務將減少中小企業在貿易過程中的流通環節,降低其在發布產品信息方面的成本,提高信息投放的精確性,提高企業的效率,謀求利潤的最大化。
eWTP平臺給湘江新區的中小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挑戰往往和發展機遇并存。如何建立并完善電子商務平臺,政府又如何支持這種變革便成了制約其發展的重要挑戰。本課題組將在湘江新區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業跟蹤調查以獲取第一手的資料,為后面的分析研究和對策建議提供素材。
3. eWTP平臺影響中小企業運營效率與效益的分析
企業在運轉過程中通過一系列活動創造價值,其價值創造活動可分為以生產銷售活動為中心的基礎性活動和企業基礎管理活動為支撐的輔助性活動,兩者結合在一起形成價值鏈。電子商務企業與傳統企業價值鏈最大的特點就是添加了虛擬化,主要體現在基礎活動上,其價值創造由物質流轉變為信息流,其轉變過程如下圖1所示。
圖1 傳統價值鏈到虛擬價值鏈的關系模型圖
資料來源:智庫百科.虛擬價值鏈[EB/OL].http://wiki.mbalib.com/wild
本部分擬基于上述價值鏈分析模型和供應鏈模型,在湘江新區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業繼續跟蹤調查,并進行優化前后運營效率和效益的對比分析,為后面的對策建議指明方向。
4.中小企業適應eWTP平臺的實施策略及政策建議
本部分將在前述調研與運營效率和效益分析的基礎上,基于企業內外部的視角提供實施策略和政策建議。一方面,從企業自身來講,必須適應這種變革,建立自己的電商團隊,基于自身需求制定短期和長期的eroad發展策略與實施細則,從而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除了我們企業自身通過改進自身問題去適應eWTP平臺下電商化帶來的市場挑戰,還需要政府和外部環境的相關支持來配套實施相關的優化。因此,本課題組將和相關專家交流,關注和對比和湘江新區類似的中小企業經濟開發區eWTP的推動進程,結合湘江新區的實際情況,提出適合本區域中小企業電商化平臺發展的內外部配套解決措施。
三、項目研究和實驗要解決的問題
本項目主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通過實地調查研究,了解湘江新區中小企業普遍發展現狀,歸納總結湘江新區中小企業自身經營受限的各方面因素,掌握經營受限因素導致的經濟效益下降的實際數據。
基于價值鏈理論構建經濟學模型,進行eWTP平臺下中小企業運營效率和效益的分析,核算具體的運營成本和運營效益,為后面的對策分析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
基于內外部的視角提供中小企業適應eWTP平臺的實施策略及政策建議。進一步探究湘江新區不同規模的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和優化方案,以及預測優化前后的實際效果,為中小企業在采納和實施優化措施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為中小企業如何與eWTP平臺結合以致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提出可供參考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