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7日上午,建筑夢想獎學金頒獎儀式暨校友論壇在金盆嶺校區4教報告廳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長沙等地的30余名校友出席。校友中心副主任肖暉、建筑學院特聘院長楊瑛,黨委書記熊鷹、常務副院長許建和,副院長周晨、何川,學院校友分會秘書長易學堯、各系主任及師生代表共200余人參加,會議由黨委副書記李家春主持。
肖暉對建筑學院校友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對校友回母校交流表示熱烈歡迎。他詳細介紹了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與進步,校友組織的建設以及校友工作的開展情況。他強調,校友是學校的寶貴資源,母校的改革、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廣大校友的鼎力支持。校友工作是學校的一項基礎性、長期性、戰略性工作,學校將進一步把校友工作擺在學校發展的重要位置,致力于為校友提供終身發展的最佳服務,進一步辦好校友媒體和智慧管理系統,舉辦高質量的校友活動,促進母校與校友、校友與校友之間的溝通交流。
楊瑛代表學院感謝各位校友重回母校,為學院高質量發展和人才培養建言獻策。他表示,建筑夢想獎學金是由校友發起設立的校友獎學金,設立四年來,資助了大批建筑學子,已成為建院學子奮勇爭先、比學趕超的風向標。他指出,校友論壇已成為校友與在校生之間的重要交流活動,旨在讓學生了解當前建筑發展方向,新技術在建筑領域的運用,未來建筑設計發展趨勢,領略建筑學問博大精深,感悟學科所體現的社會價值,提高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他強調,建筑學院的發展離不開校友長期以來的支持,希望校友們能繼續支持和幫助母校的發展。
06級校友閆海峰作為校友代表發言,他勉勵建院學子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要與優秀的人同行,要主動多讀書;要緊跟時代變化,擁抱變化,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要專注一個賽道,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并專注于此;要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在追求利潤的同時,要關注那些對他人和社會有價值的事情。
何飛璇作為獲獎學生代表發言,她首先感謝校友設立獎學金獎勵和資助建院學子的成長和發展。并表示不會辜負學院和校友們的期望,通過學習、研究、參與競賽,實現自己的建筑夢想,以專業為基礎,以實踐為屋身,以夢想為屋脊,為建筑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頒獎儀式環節,上海寶業集團總經理、建筑學院校友分會會長夏峰,湖南中地智合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李朝芬,長沙卓之越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胡智華,建筑學院常務副院長許建和,建筑學院副院長周晨,分別為第四屆建筑夢想獎學金、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我的校園我做主”校園更新設計競賽、鄉村振興規劃設計大賽獲獎代表頒獎。
隨后,校友論壇由建筑學院校友分會秘書長易學堯主持。
上海長三角寶業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96級校友夏鋒以“建筑企業新時代轉型升級及高質量發展”為題做了主題報告,他從產業規模、企業數量、從業人員、多數工程方面分析建筑業將迎來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并以新型建筑工業化、升級精品施工、高質量科技房產等實例做分析比較。
上海華建集團現代院創研中心設計總監、96級校友查翔以“未來城市語境下的建筑師”為題做了精彩的報告,他從公共政策和宏大敘事vs綜合建筑設計、微觀尺度和生活范式vs城市更新兩方面告訴大家生活具有多樣性、豐富性和獨一無二性,強調建筑學要對其有敏銳的感知。
深圳大學建筑系副主任、04級校友張軼瑋以“泛設計的教學與研究”為切入點介紹了包豪斯教育史研究、深圳大學設計基礎教學。從校園認知、Mapping深大、微更新、宿舍測繪、1:1放樣(宿舍+名師名作)、坐具設計等分析了建筑專業教育教學,形成了一套泛設計方法學。
長沙市規劃信息服務中心技術總監、05級校友胡兵的報告主題是“融合CSPON的全周期規劃數字化治理——長沙市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總體思路與關鍵技術探討”,他介紹了從規劃實施到空間治理的關鍵要素、長沙市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應對未來空間智能應用的技術趨勢三方面的內容。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12級校友原瑋以形式系統與環境調控一體化研究初探為主題,介紹了跨文化共性:現代建筑的環境立場,雜糅的現代性——20世紀中后期的嶺南建筑熱帶實踐。并對形式與環境的關聯機制和協同表現,龍歸糧所改造工程廣州市廣府園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校區做了重點介紹。
長沙市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信息研究中心主任、03級校友孫思敏分享了主題為“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報告。她從長沙市小苔覓兒童友好發展中心發展歷程出發,未來將向兒童友好城市信息化管理運維滲透。介紹了這既是可持續城市發展的內涵延伸,也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必然之路,同時一定是對所有人都友好的一站式兒童友好公益服務。
六名校友代表分別從不同方面多個維度方面立足各自專業與行業,暢談體會、分享經驗,并表達感恩之情、回憶青春歲月、暢談生活感悟,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諄諄教誨。本次校友論壇吸引了眾多在校學生的參與,現場氣氛熱烈。許多同學表示,通過這次論壇,他們對建筑專業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同時,大家也從校友的經驗中汲取了寶貴的教訓和啟示,為自己的未來的規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導。
(文、圖/建筑學院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