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培養基本情況
電力生產與控制國家虛擬仿真中心致力于為能源與動力工程(含熱能與動力工程、電站智能控制、水電站動力工程三個方向)、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等本科專業的2423名學生提供虛擬仿真教學支持。中心獨立開設5門虛擬仿真課程,涵蓋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核電和新能源發電等系統的運行仿真。此外,中心還為相關學科的610名研究生提供了虛擬仿真研究條件,這有利于研究生深入探索專業領域問題。總學時達90480人時(其中校內仿真實習64740人時,校外人員培訓26080人時)。
中心與企業和學校開展合作,建設了一批高水平的仿真(實踐)教學平臺和“虛擬”仿真項目。此外,中心為本科學生開放多項大學生創新性實驗及創新大賽項目,為國內發電企業培訓專業技術人員326人。
(二)人才培養成效評價
仿真中心始終把教學作為核心工作,將人才培養置于首要位置,并通過多種方式加強人才培養。2023年度,中心培養了2423名本科學生和232名研究生。中心通過吸收優秀本科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為畢業生提供畢業設計仿真條件、為大學生設立創新大賽實訓基地,以及為研究生提供虛擬仿真研究條件等方式,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此外,虛擬仿真中心成員積極參與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和研究項目,如“挑戰杯大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互聯網+大賽”、“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大學生優秀科技作品競賽”等。在本年度的競賽中,本學院的學生共獲得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獎208人次。此外,學生發表143篇科研論文、獲得35項國家授權專利,并獲30余項各級創新性項目。